美國與歐盟達成重要協議 開放天空將成為現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2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本報記者 文雪梅 美國與歐盟在“開放天空”上終于邁了重要一步。日前,美國和歐盟就有利可圖但政治敏感的大西洋航線達成協議,取消目前所有限制,允許雙方飛機在對方境內擴展業務。這一協議的達成,意味著美歐之間為開放航空服務而進行的長達數年的迂回談判終于見到了曙光。有分析認為,這一協議或許意味著航空業的一次轉變,部分航空公司將有可能因為這一
所謂“開放天空”,是指雙方相互開放各自的航空市場,外國航空公司可以自由使用其它國家的機場。 上世紀90年代,歐盟委員會曾經一直代表15個歐盟成員國,試圖與美國達成這樣一個“開放天空”的協議。后來,包括英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德國、盧森堡、瑞典在內的歐盟8個成員國紛紛自行與美國簽署了雙邊航空協議。 8國私下與美國達成泛大西洋空中交通協議的舉動惹怒了歐盟。2001年,歐盟委員會以違反競爭法為由,將這8個歐洲國家告上了歐洲法庭。歐盟委員會指控,這些協議違反規范歐洲單一市場的公平競爭法,這在商業上對于沒有與美國簽署開放天空協議的國家是不公平的。歐盟認為,作為一個整體來談航空的權力,歐洲可以比個別國家從美國那里獲得的更多。 2002年11月,歐洲法庭做出判決,8個歐洲國家政府與美國簽署的“開放天空”協議屬于非法行為。歐洲最高法院的判決代表了歐盟的一個勝利,這意味著歐盟將代表整個歐洲與美國商談開放天空的協議。2003年6月,當時的歐盟15國交通部長會議授權歐盟委員會與美國進行談判。當年10月,美國和歐盟在華盛頓正式舉行了關于“開放天空”的第一次會談。2004年6月,歐盟委員會以市場未能對等開放為由,拒絕了美國方面的提議,談判就此陷入僵局。 今年10月17日,歐盟和美國的交通事務官員在布魯塞爾重新啟動了“開放天空”談判。在為期一周的新一輪談判中,歐美官員逐步彌合在“開放天空”細節問題上的主要分歧。其中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于所謂的“國內航空運輸權”。 由于顧慮本已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形勢更為嚴峻,同時又出于對國土安全和防控恐怖活動的考慮,美國一直拒絕歐盟成員國的航空公司享有“國內航空運輸權”,即歐洲的航空公司只能在歐美兩地直達,而不能在美國境內提供國內航線服務。但美國的航空公司能由華盛頓飛至巴黎,然后飛至羅馬,只是不能飛越歐洲領空前往亞洲的航點。歐盟認為,歐洲航班無法在美國境內兩地之間運載乘客,而美國的航空公司卻可以在歐盟任意兩個城市間從事航運業務,這對歐洲航空公司來說是不公平的,使歐洲航空公司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11月14日,美國和歐洲關于“開放天空”的又一輪談判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次談判在“國內航空運輸權”的問題上終于達成了一致。根據新的協議,美國航班將可以飛往歐盟境內所有機場,并可以再從歐盟飛往第三地。同樣,歐盟航班也可以前往美國以及前往第三地。這意味著美國和歐盟實現了沒有限制的開放天空。 分析認為,“開放天空”協議的達成也許會伴隨著航空業的一次重大轉變。美國和歐盟達成協議以后,美國與歐盟25個成員國互相開放領空,這將形成統一的跨大西洋航空市場。屆時,諸多航空公司割據市場的局面將被打破,市場競爭將變得更為激烈。這可能促使歐美兩地的航空公司為了生存紛紛尋求聯合,由此帶來新一輪的兼并浪潮。 同時,“開放天空”協議將給各方提供很多機遇。對于乘客而言,今后的機票價格可能會更為便宜,而且他們對于航班的選擇余地也大大增加了。根據歐盟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雙方對等開放天空后,將給歐美乘客每年帶來50億美元的好處。往返于大西洋兩岸的乘客人數也會增加1700萬。對于航空公司而言,這無疑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是,美歐之間達成的協議仍然有待于獲得美國政府以及歐盟25個成員國的批準。 目前,美國和歐盟雙方還沒有就改變美國航空公司對外資產權的限制達成一致。這也是除了“國內航空運輸權”以外,歐美雙方的另一個主要爭議焦點。所有權限制阻礙了外國投資人投資美國或歐盟的航空公司。目前,美國對于外國投資其航空公司的產權限制為25%,而歐盟的投資上限更高一些,為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