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問題凸現專家吁建預警干預機制
本報訊從今年年初到目前為止,北京高校已經有15名大學生自殺身亡。“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問題的重災群體!”日前,來自全國13所外語外貿院校的教授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后指出,大學應該建立相關的預警干預機制。預警機制是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形成合力來預防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發生,其作用是及時發現和識別
潛在的和現實的危機,以便采取措施,減少危機發生的突發性和意外性。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部分高校已經著手建立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一個集普查、咨詢、跟蹤、干預調節一體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初步形成。上海已啟動高校“危機干預”措施。措施包括:在高校中推廣心理輔導課;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有效阻止高校學生危及自身生命的行為發生等。就全國來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體系還處于起步階段。
違法犯罪出現三個新動向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突出
本報訊11月17日,公安部通報了第三季度全國社會治安情況。新聞發言人武和平強調指出,當前是違法犯罪的活躍期,違法犯罪出現了幾個不容忽視的新動向:
一是發案區域、犯罪場所不斷由農村向城鎮、由居民住宅向公共場所轉移。
二是流動人口中的犯罪人員增多,從事幾種嚴重暴力犯罪的人數同比上升10.8個百分點,占整個嚴重暴力犯罪人員總數的34.9%。
三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突出。今年1至9月,抓獲實施嚴重暴力犯罪的未成年人占總數的17.1%,同比上升10.8個百分點。
武和平強調,當前社會治安局勢的穩定,是在持續不斷的嚴打高壓狀態下實現的,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如果稍有松懈,治安問題就會反彈。
家庭內以暴制暴殺人
女犯人可擁有獲得假釋的權利
本報訊據《文匯報》報道,屬于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型罪犯,因為社會危害性大,一直被排除在假釋范圍之外。近日,北京市《關于對監所罪犯假釋工作的規定》做了修改,首次提出,因為針對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而犯罪的女性罪犯,也將擁有獲得假釋的權利。
北京市監獄關押的女性殺人罪犯中,約10%是因為家庭暴力殺人。這些婦女因為不堪忍受丈夫或者其他家庭成員的暴力,又找不到司法救助途徑,不得已以暴制暴。這一類型的罪犯雖然屬于暴力型罪犯,但她們的暴力只針對施暴者,對社會的危害并不大。允許這類罪犯假釋,符合《監獄法》懲罰和改造罪犯、預防和減少犯罪的宗旨,體現了我國刑罰執行過程中的人道主義精神。
《市場報》(2005年11月18日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