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不信任經濟學家是在指桑罵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8日 09:26 中國經濟時報 | |||||||||
解本友 公眾的不信任,應該引起經濟學家的反思。究竟怎樣才算好的經濟學家?標準似乎為:夠專業,不可入世太深,應該站在獨立的學術立場上發表言論。對照這些標準,我們的經濟學家,恰恰在學術水準達不到“國標”,在言論里長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出現了靠為利益集團代言而獲利的特有景觀,許多經濟學家因與利益集團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備受詬病。如
除此,還有其他原因讓公眾不信任經濟學家嗎?對中國的大多數百姓來說,他們不會研究高深的經濟學,更鮮知誰是郎咸平、吳敬璉、魏杰,更不懂什么是窮人經濟學、富人經濟學,也未必會有閑心去管誰為誰代言的問題,他們怎么會把大量的不信任票投給了自己不熟悉的人?在筆者看來,與其說公眾不信任經濟學家,不如說公眾對一些改革的不信任,對目前的生活狀態不滿意。 例如,中國百姓目前正飽受著“看病越來越貴、上學越來越難、買房越來越渺茫、社會保障不健全”之苦。同時,社會上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也在不斷拉大。而在整個中國社會科學領域中,經濟學幾乎成了唯一的顯學。這固然給經濟學家搭建了一個空前的大舞臺,但同時也讓經濟學家們肩負了更多本應屬于其他學科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百姓難免要把心中不滿,發泄到與改革有關的經濟學家身上,仿佛經濟學家是萬惡之源。 其實,這是高抬經濟學家了,經濟學家也沒有那么大能量。在中國,某些經濟學家無論是當獨立董事,還是當利益集團代言人,他們最大的能量,也就是發表一下歪理學說而已,而真正侵犯公眾利益的,是那些“不成功”改革的決策者、實施者,是那些利益集團。經濟學家不過是“替罪羊”而已。公眾不信任經濟學家,很大程度是公眾對“不公現實”一種發泄。試想,采取這樣調查形式,讓公眾對中國的官員、其他領域的學者以及教育、衛生、新聞等領域的人投票,結果會如何?筆者想,他們的受信任度,未必能好于經濟學家。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