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善總會報告:“企業公民”意識亟待加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08:15 經濟參考報 | |||||||||
本報訊中華慈善總會8日發表的《中國企業公民發展現狀調查報告》顯示,300家受訪企業中只有54%聽說過“企業公民”這一概念,對于自己的社會責任,相當多企業仍沒有正確認識。 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的企業公民概念,一般是指一個公司將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商業實踐、運作和政策相結合,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提供合理的員工
但《中國企業公民發展現狀調查報告》顯示,300家受訪的中外企業中,外資(合資)企業對企業公民這一概念的認知度只有近70%,而更多國內企業對此認知比例還不到一半。目前只有約35%的企業剛剛開始進行企業公民建設,而僅有8%左右的企業有年度發展計劃,7%的企業有長期發展計劃。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跨國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表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后,在投資經營獲取利潤的同時,也都程度不同地承擔了社會責任。但是,近年來被中國有關部門和媒體批評的跨國公司有增多趨勢,這些批評多數集中在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社會責任問題上。“這表明跨國公司在中國出現了社會責任被弱化的傾向。” 王志樂分析,造成跨國公司社會責任被弱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一些跨國公司片面追求企業盈利目標,忽略了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責任,降低了公司責任標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數量增長,把外商投資作為支撐當地經濟粗放型增長的因素,對跨國公司社會責任要求降低。 在增強“企業公民”意識上,跨國公司仍有相當多工作要做,而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要做的工作就更多。有關專家指出,目前國際上正在進行的SA8000標準認證,盡管有觀點認為,這是發達國家繼反傾銷、綠色壁壘之后,針對發展中國家的新型貿易壁壘,但這其實也是一種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增強企業公民意識的有效手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國強表示,將勞工標準、環境標準與國際貿易某種形式掛鉤或聯系,是一種必然的要求和趨勢,以商業手段實施勞工貿易壁壘來代替貿易制裁,也是國際上普遍可以接受的方式。只有盡快增強企業公民意識、提高國內企業素質,才能逐步提升我國企業品牌形象、提升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 作者::楊大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