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然災害、安全生產、公共衛生、社會治安等各類突發事件發生時,如何做到迅速有效處置,將損失降到最低;如何運用新聞發布機制應對媒體,使輿論有利于突發事件處置。7月25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干部培訓中心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宣教中心聯合主辦的“突發事件處置及媒體應對高層研修班”在上海落下帷幕。短短3天時間,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浙江、云南、貴州等二十多個省、直轄市和五十多個市、縣等各級政府機關的相關領導和企業負責人108人,圍繞突發事件的新聞處理、突發事件的媒體公關策
略、突發事件處置經典案例解析、突發事件基本規律分析與應急預案解讀、突發事件的媒體報道以及突發事件中的危機管理等專題進行研修。
未雨綢繆 預防突發事件發生是最重要的
此次研修班恰逢全國應急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溫家寶總理關于:“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國家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國家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講話精神,使學員們更加感到參加此次研修班的現實意義,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專家認為:最好的危機管理就是避免危機。建立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建立監測、預警管理體系,做好預案演練可以有效降低公共和安全生產等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預防安全生產等突發事件的發生,需要領導提高認識,需要加大安全投入。突然事件發生時的處置水平,有賴于應急預案的日常準備,有賴于領導的責任意識。
積極應對 突發事件時面向媒體的正確選擇
專家認為:媒體應對是正確處置突發事件的有機組成部分。重要的是要掌握好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響應機制、新聞發布機制、中外記者采訪管理機制、境內外輿情跟蹤和通報機制、互聯網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分類處理新聞發布機制。
專家表示:突發事件發生時,要保持暢通的媒體應對通道;要改變冷落媒體的不利做法,對媒體關注突發事件報道給予理解,做好報道安排;關注突發事件報道是媒體的必然,拒絕媒體采訪會造成分散采訪,導致報道不利局面;應及時成立新聞中心,統一口徑,用一個聲音發言;注重掌控事件處置的第一手信息,及時發布,有效引導輿論;對于不實報道,應學會運用法律武器解決問題。
學員們認為研修班提高了他們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理論水平與能力,對突發事件的媒體應對有了嶄新的認識,學會了應該如何與媒體打交道,增強了應對媒體的信心。研修班學員、浙江省司法廳副廳長陳志忠表示:不必害怕媒體報道,及時讓媒體和公眾知道實情,可以避免新的危機;避開媒體主流信息傳播渠道,讓小道消息散布流傳,更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以前,大多地方各級政府或企業與媒體關系近似“惡交”,情緒“對立”,社會還廣為流傳“防火、防賊、防記者”,給記者的采訪造成很大不便,其實這是對記者的一大誤會和對其職業本身缺乏認識造成的。然而,作為媒體本身也應當自律,不能因私利而惡意散播假新聞,或在災難或災害救助現場,為采訪而防礙到工作人員的救護工作。他還表達了多參加此類學習的愿望。
研修班負責人胡曉東認為:與客觀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一樣,各類突發事件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再偶然的突發事件也會有預警信號,再難處置的突發事件也有最妥善的處置辦法。突發事件發生時的媒體應對與突發事件的處置同樣重要,媒體應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事件處置的進程和結果,而應對不好甚至會釀成新的事件。掌握突發事件的科學預防、處置方法及正確的媒體應對策略是重要的。全國各地的各級政府官員和企業領導不遠迢迢來到上海參加此次研修,反映出他們對這個研修主題的學習需求,反映出全社會越來越重視突發事件的預防、處置及媒體應對。這與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加強政府行政能力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大的時代主題是一致的。(姚琳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