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笑臉是對我們的最高獎賞。”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不久前在中衛市調研時說的一席話,振聾發聵,如今已在我區干部群眾中深入人心。“關心群眾利益,決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喊得震天響,就是不落地。”這番話不僅說到了百姓的心坎上,也讓廣大黨員干部有了一種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應該說,群眾有沒有笑臉,是衡量干部有沒有作為的“晴雨表”。也就是說,群眾的
笑臉來自干部的作為。干部不作為,不為民辦事,渾渾噩噩,當著“和尚”不撞鐘;或者,只在自己的小“自留地”里“作為”,撥拉著自己的“小算盤”,置群眾利益于不顧,置當地經濟建設于不顧,這樣的干部,群眾非但不會對其有笑臉,還會深惡痛絕。正像陳書記所說的,這樣的人,“不要說不是一個好干部,連做一個干部的起碼條件都不夠。”
群眾有了笑臉,才說明干部有了作為。只有那些一心一意撲在群眾身上的干部,才會贏得群眾的愛戴,才能得到群眾真心的笑容。如何檢驗我們的工作是否“落地”?當然,群眾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高興不高興是重要的尺度。干部工作中要多問一問、想一想,是不是把政策都向群眾講清楚、說明白了?制定的政策有沒有損害群眾利益的方面?執行政策的時候是不是打了折扣?各級領導干部只有處處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處處為群眾著想,視群眾利益為自己的價值追求,而不是動動嘴皮子,“喊得震天響”,才會贏來群眾的笑臉。
讓群眾有笑臉,是干部的責任,更是干部的義務。在群眾面前擺架子、耍派頭,其實是干部“囊中無物”的表現。一個好的領導干部必須懂得,了解群眾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需要我們做什么,是實現群眾利益的前提和基礎。還要懂得,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共產黨人賴以生存的堅實土壤。只有以赤子之情親近群眾、善待群眾、回報群眾,體恤民情、順應民意、解除民憂,從維護群眾利益的小處著手,從解決群眾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安危冷暖問題入手,關注民生民利,才會贏來群眾的笑臉。
在群眾眼里,一個干部干得好不好,是不是合格,就看他能不能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能不能扎扎實實為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人民群眾對他滿意不滿意。一句話,人民群眾是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最高評判者。如果我們逐步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我們的工作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群眾的臉上就會有笑容。
現在,我區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在各基層單位有序開展,而衡量這次活動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群眾滿意不滿意。這個時候認真學習和領會陳建國書記的談話,更具有現實意義。
(信息來源:寧夏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