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7月23日,國家發改委再次調高汽油、柴油出廠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準價格也按出廠價格調整幅度等額提高。同時,航空煤油出廠價格每噸提高300元。
這是國家發改委繼6月25日上調油價之后,在一個月內再次對油價進行調整,同時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五次調整,而去年我國的成品油價格總共才調整了三次。這表明,我國成品油
價格已由原先的少動、慢動逐漸轉變為頻繁調整,同時也預示著我國油品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有望就此展開。
我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根據新加坡等三地價格來確定國內的成品油價格。當三地成品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幅度超過8%時,即調整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但事實上,我國去年對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并沒有完全按照上述定價原則進行,無論時間上還是幅度上都是如此。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國際市場油價上漲了30%以上,而國內汽油價格只上調了15.72%。
將油價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雖然減緩了對運輸等行業和消費者的沖擊,有利于政府對部分行業的宏觀調控,但這種人為地壓低價格,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明顯。由于國際市場價格比國內高,導致了國內油品向國外流出,造成國內成品油供應緊張,扭曲了國內油品市場。同時,這也給國內煉油企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整個煉油行業出現虧損27.9億元。因此,加快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已十分迫切。業內人士分析,目前頻頻調整成品油價格,可以看成是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序幕。
據分析,由于前期經濟過熱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特別是距我國承諾2006年對外全面放開成品油批發市場的期限已十分緊迫。因此,政府有意通過加快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頻率,使國內油價跟上國際油價的變化。這不僅可以矯正已被扭曲的成品油市場,降低煉油業的虧損,而且能使各個方面適應油價的頻繁變化,從而為油價機制的改革打下基礎和創造條件。
最近,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曹玉書在出席黑龍江省地方石油協會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首次向外透露了我國石油流通體制改革與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思路: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價格形成機制;其次是切實放開批發環節;最后要逐步放松對油源的控制,在石油進口環節真正實現競爭。目前加快石油流通體制改革,特別是改革成品油形成機制,是勢在必行。
(侯穎/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