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提高研究與發展(R&D)的投入還是產出效率,上海均任重道遠。
上海R&D投入占GDP比重,已經超過英國、意大利,趕上法國。去年,上海R&D投入達170.56億元,占GDP比重2.29%。
國際上通常把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作為衡量一個地區科技發展水平達到臨界
點、進入突變期的標準。發達國家的經驗顯示:研究與開發活動對經濟效率增長的推動程度,不僅取決于R&D投入量,還取決于R&D效率。
從R&D占GDP比重看,上海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正不斷縮。坏赗&D的產出效率上,上海要追趕發達國家,路還很長。
喜憂參半的效率
上海R&D投入,每年遞增量在30個百分點左右。2002年為102.36億元,2003年為128億元,2004年又躍至170億元以上。國際上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每增加1美元人均R&D投入,其對應的人均GDP增加約60美元。而在國內,往往用科技成果、論文、專利、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利稅等,衡量R&D的放大效應。
以此為鏡,上海R&D效率喜憂參半。
喜的是:上海R&D投入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企業投入已占全社會R&D投入的60%以上,顯示R&D投入主角已成功地由政府轉變為企業。2004年,上海共取得科技成果1629項,42項成果叩響國家最高科技獎勵的大門。專利申請超過2萬件,其中創新含金量最高的發明專利申請躍至32.9%,超過全國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發明專利授權量達1687件,比2003年激增91.7%。高新技術產業無論是產值還是出口額,一年更比一年高。
憂的是:企業投入的R&D,無論是能還是效,外資企業占據優勢,身負技術創新主體重任的國有企業明顯處于弱勢。上海2161家高新技術企業中,26%的外資企業R&D投入占57%;前10位R&D投入大戶,全部是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R&D的產出效率也更勝一籌:每年研發的新產品平均超過5個以上;而本地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平均1年只有1個新品。
專利,向來是衡量R&D產出效率的一項硬指標。但本市90%以上的企業連1件專利都沒有。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雖然已攀至30.5%,但美國在2001年已經達到75%,日本為83%,韓國為62%。
無論是提高R&D的投入還是產出效率,上海均任重道遠。
產業機遇的把握
R&D占GDP比重,日本坐世界頭把交椅,達2.99%,美國為2.79%。但世界頭號科技強國,卻是美國。因為,美國準確把握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提高了R&D的效率。
日本政府很早就提出從“技術立國”到“科技立國”。但日本在科研投入和產出方面,主攻基本金屬、機械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其投入是美國的2倍-3倍。而在以
IT產業、新材料、生化工程、航空航天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和知識經濟方面,日本的科技投入不到美國的一半。但美國在決定未來經濟競爭力的主流高新技術如微電子、生物技術、新材料、電信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計算機及軟件等方面,投入了巨額的R&D經費。
不同的選擇,導致不同的R&D產出效率。目前,在世界領先的50項高新技術中,美國占了40項,日本僅有1項。
美日兩國的R&D投入方向選擇,對上海提高R&D效率頗有借鑒意義。首先,R&D經費投入應向決定未來經濟競爭力的主流高新技術領域傾斜。當前,上海2160多家高新企業中,電子信息技術領域企業941家,占44%,產值1527.85億元,占高新企業總產值49%;先進制造技術領域企業378家,新材料及應用技術企業258家,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領域企業196家?梢姡虾T谙冗M制造業、新材料和生物醫藥方面的產業優勢尚不十分突出。
據估計,信息經濟的“壽命”約為75年至80年,屆時,生物經濟將取而代之。美、日、德、法、英等發達國家已聞風而動,競相把發展生物經濟確立為國家戰略。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明顯缺乏國際競爭力,全國生物技術制藥企業年銷售總額還不及輝瑞、禮來等世界30家最大制藥企業中的任何一家。我國從事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研發人員只有2萬余名,僅相當于美國的1/9。
其次是重點產業的R&D投入應“強播種”。1995年-1998年,美國R&D經費37%集中在信息技術產業,由此縮短了該產業從孕育到噴薄的過程。在這方面,上海也有成功經驗。正是政府和企業合力在短短3年內,使40億元的R&D經費向集成電路設計匯聚,上海集成電路設計才從落后一舉躍至全國前列。
厚積薄發的期待
美日兩國的R&D效率差異,還緣于各自的R&D投入模式。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院長梭羅在上世紀90年代初,曾組織16位研究人員對美國和日本產業發展機制進行了專題研究。研究表明,美國企業將2/3的R&D經費用于新產品的開發和試驗上,而將1/3的經費用于生產過程的改善;但日本恰好相反,2/3的R&D經費用于改善產品生產工藝,1/3用于新產品的開發和研制。結果證明,美國R&D惠澤產業的進程更長。
R&D按研究類型,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上海科學學研究所有關專家的調研顯示:本市高新技術企業R&D經費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項間的比例為0:1:40;大型企業產品創新比例較大,而中小型企業工藝創新比例較大。同時,在高新技術小企業中,普遍存在重引進輕消化傾向,引進與消化吸收的資金比為1:0.072,而日本、韓國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的資金比例則保持在1:3水平。
基礎研究空白,應用研究薄弱,R&D經費集中于開發最下游,其結果使R&D效率持續性較差。據調研,R&D投入對我國大中型企業產出發揮增長作用,只有短短3年,且波動很大,這使得企業創新后勁不足,反過來又影響R&D經費的籌措和使用效率。
有關專家認為,上海企業創新意識正不斷加強,一些民營高新企業R&D的投入,已占銷售收入10%左右。如何在R&D投入不斷增長的同時,追求R&D效率最優化?必須合理分配R&D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者間的比重,提高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投入比重。當前,上海R&D在三者間的比重分別為6.67%、29.17%和64.16%。比較合理的比重是:基礎研究占10%-20%,應用研究占30%-40%,開發研究占50%左右。因此,政府R&D投入應改變目前上中下游面面俱到的模式,通過稅收等杠桿,與企業建立R&D合作機制,政府資金更側重上中游,引導企業資金投入中下游,尤其是投入自主創新、二次創新的研發。同時,通過吸引風險創業資本、產權交易、知識產權抵押等,擴大企業R&D經費的籌措途徑。
本報記者 汪敏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