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草畜產業發展的背景
我市是自治區確定的寧夏中部干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然草原面積達84.8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72.8萬公頃,主要分布于海原縣、北部騰格里沙漠邊緣地帶,中寧縣的喊叫水、長山頭、牛首山地區。草原類型以干草原和荒漠化草原為主。目前,全市羊只存欄89.2萬只,大家許畜存欄14.3萬只(匹),其中牛存欄9.6萬頭,草原畜牧業是山區農民收入
的主要來源。草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綠色屏障,是發展草食畜牧業的物質基礎,也是山區群眾賴以生存的基礎生產資料,但由于自然、經濟、社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積逐年減少,沙化、退化速讀明顯加快,荒漠面積不斷增加。為此加快我市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對于寧夏生態環境的改善,推動區域經濟的良性發展,維護生態安全和社會的穩定,提高群眾生產、生活質量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草畜產業發展的經驗積累
近年來,我市在退耕還草、生態建設、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項目的大力支持下,不斷探索荒漠化草原治理的經驗,在全市不同區域實施了草原保護與建設工程,累計建成圍欄草地164.1萬畝,補播改良草地30萬畝,人工種草留床面積達118.5萬畝,規劃建設養羊養牛養殖示范園區103個,結合封山禁牧,積極推行“種草養畜、舍飼圈養”的養牛、養羊模式,為切實恢復天然草原植被,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善生態環境條件,增加農民收入奠定了一定基礎,取得了寶貴的經驗。
三:發展草畜產業的必要性
1、大力發展草畜業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切入點,是我區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一項具體行動,即符合中央的精神、也符合我區中部干旱帶群眾的愿望,是一件公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業。
2、實現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目標的需要。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提出,今后五年我區要努力實現“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民族團結、人民富裕”的總體目標,要使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川區向寬裕型小康邁進,山區努力實現穩定解決溫飽,必須加快生態建設和大力發展草畜產業。
3、加快扶貧開發進程的需要。
4、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草畜產業的建設地點及布局
以海原和衛、寧山區為核心,海原興仁、李旺、李俊和城區、中寧新灌區為飼草種植區,海原縣和城區香山為羊只產區,城區宣和、永康、常樂、東園、迎水、鎮羅、柔遠和中寧大戰場、白馬為肉羊、牛雜交改良區。海原及衛,寧山區以紫花苜蓿為主,衛、寧引黃灌區以冬牧70黑麥和飼用玉米為主,結合退耕還草生態工程建設,立草為業,引草入田,大力發展以紫花苜蓿為主的生態型草產業;積極引進國內外良種牛羊,健全雜交改良和純種繁育體系,推行舍飼養殖技術規程,加快“寧夏灘羊”與“中衛山羊”的保護性開發,大力培育強勢龍頭企業,打造“清真”品牌產品。
2004年,飼草基地面積發展到120萬畝,養、牛飼養量分別達到180萬只和15萬頭,草畜產業值已達到8億元。
(信息來源:寧夏中衛市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