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山區的中部干旱帶,以中衛市環香山地區為代表,這里山勢起伏,十年九旱,水資源匱乏,年均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發量卻在1800毫米以上。連草都難以生存,滿山很少能看見綠色,到處都是沙砂,沒有種植莊稼可能性。但這里山區農民卻能因地制宜,運用奇思妙想硬是在石頭縫里種出了西瓜、甜瓜,被當地人稱為壓砂西瓜、壓砂甜瓜。大約在一百多年前,環香山地區農民就利用大山的石頭沙礫,開始了這種特色種瓜模式――在沙礫淤積豐富的香山沖擊扇區域將大量碎沙石覆蓋在山地表層,利用砂礫鋪壓對地表
所具有的節水、增溫、保墑效果生產西瓜和甜瓜。這樣做的最直接效果是減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海拔1600-1800米高的得天獨厚光熱資源又為西甜瓜中天然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食物中稀缺的硒元素的積聚提供了獨特的自然條件。
壓砂瓜大面積種植于砂礫淤積豐富的中衛香山沖積扇區域,每年4—5月份種植,7—9月份上市。該地區生長季節日照時數1080小時,日照百分率60%以上,無霜期153天,有效積溫2529.3攝適度,5—8月份晝夜溫差很大,“早穿皮襖晚披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該地區氣候特點的真實寫照。
壓砂地上種瓜凝結了中衛山區幾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當地山區農民致富的唯一希望。過去苦于缺乏資金、交通不便、沒有政策、受生活所迫,群眾自發地零星種植,只是把壓砂西甜瓜做為一種副業。種植壓砂瓜,首先要在荒地鋪上砂礫,由于過去交通運輸不,造成種植壓砂瓜投資時間長,產生效益時間更長,加上種很多年后要倒茬,所以在上世紀70年代當地人們對壓砂瓜有一句順口溜“苦死老子、富死兒子、愁死孫子”。但隨著種植水平的不斷提高,種植面積的逐步擴大,和水源的進一步解決,機械化裝備水平的提高,勞動程度明顯降低,上世紀90年代壓砂瓜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壓砂西甜瓜被當地百姓稱為“石頭里長出的西甜瓜”,是當地人民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優勢發展起來的一種特色種瓜模式,在世界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獨創,不僅實現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也產生明顯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了土地荒漠化面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帶動了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寧夏中部干旱帶農民“拔窮根”的產業。
壓砂西甜瓜個大皮厚、便于運輸、果肉鮮紅、果汁豐富、甘甜爽口、舒心如蜜,糖份含量高達13.8%。出產的瓜營養元素含量全面合理,其中: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18種,維生素3種、微量元素5種,其中含鈣56mg/kg、鉀1090mg/kg,特別是含有人體保健必需的硒和鋅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衰老和防癌作用。
去年中衛香山壓砂瓜被國家認證為A級綠色食品,同年香山壓砂瓜基地被自治區確定為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在第二屆中國北京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受到國內外客商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以“香山綠豪”商標注冊的壓砂瓜暢銷四川、重慶、北京、上海等國內30多個省區。在2004年8月的中國瓜果協會專家實地考察中,專家對壓砂瓜贊嘆不已,他們認為從石頭里長出大西瓜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專家一致認為中衛市壓砂瓜是真正的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衛市環香山地區是全國最適宜種植壓砂瓜的唯一地區。
。ㄐ畔碓矗簩幭闹行l市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