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近幾年熱門異常的字畫、瓷器,碑帖收藏一直給人升溫不快的印象。然而,今年春拍,碑帖拍賣也出現了火爆的場面:在北京翰海拍賣行,備受關注的三國《王基殘碑》清乾隆元年初拓本,以超過估價兩倍多的34.1萬元成交。在上海,國拍今年春拍,266號拍品漢《三老諱字忌日記石》清代拓本起價1200元,經過多輪回合的叫價,最后以3.6萬元的價格落槌;上海嘉泰拍賣公司今年春拍《戲魚堂法帖》(一箱八冊)(見圖)以82.5萬元成交。
所謂碑帖,碑指的是古代的碑刻如墓碑、廟碑、功德碑、墓志、造像題記和摩崖刻石等;帖則將古代和前代的名人墨跡(如書札、詩文、文書等)摹刻上石以供臨摹書法之用。在古代,由于沒有照相印刷術,古人學習書法主要依靠的便是碑帖。因此,碑帖歷來都受人重視,清人朱文鈞為了得到宋拓《醴泉銘》,甚至用兩幅價值4000元大洋的明沈周的《吳江圖》、文征明的《云山圖》外加房產才換得。據書載:當時北京買一座四合院也就七八百元。收藏者由此還給了碑帖一個黑老虎的雅稱。
其實,2003年上海博物館以450萬美元購回《淳化閣帖》最善本,就充分說明了碑帖善本的價值。《淳化閣帖》是公元992年(中國北宋淳化三年)根據宋太宗的旨意鐫刻的,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帖,由專人編選皇家收藏的歷代帝王、名臣和書法家墨跡而成,共10卷,其精拓墨本是當時皇帝用于賞賜的珍品,十分難得。《淳化閣帖》原版在公元1032年的皇宮火災中遭到毀損,因此,祖刻的《淳化閣帖》拓本變得尤為珍貴。此次上海博物館從美國搶救回歸的《淳化閣帖》共四卷,第四、七、八三卷為北宋祖刻本,第六卷為泉州本(宋代重輯、翻摹)的北宋祖本,除第四卷為歷代名臣法書外,第六至第八卷均為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淳化閣帖》流失海外后,為美國人安思遠所得。上海博物館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幾經接洽,最后以450萬美元買回這一國寶。
但是,目前專門收藏碑帖的人群很少,大部分都是在收藏書畫的同時兼收碑帖,這主要是因為碑帖收藏的講究很多,門檻較高。這也造成碑帖收藏的行情一直溫而不火。據專家介紹,收藏碑帖可以通過校勘拓本的先后和著錄查核,并根據碑帖上的題記和收藏印來判斷碑帖的價值。如果是孤本與珍本,價格自然不菲。比如《王基碑》立于三國魏景元二年,隸書,清乾隆元年于河南洛陽出土,其拓本流傳稀少,國內僅國家博物館藏有趙世駿初拓本。北京翰海此次拍賣的三國《王基殘碑》為乾隆元年凌士謙初拓、有嘉慶七年桂馥題跋本,還鈐有南海潘氏珍玩、士謙之印、壽士秘寶等印,自然備受關注。另外,碑帖如果有書法家或收藏家的題記,也會為碑帖增色。上海國拍拍賣的漢碑《三老諱字忌日記石》為清前期拓本,裱為立軸,旁有著名金石家羅復堪手書長跋,并作批校,均章草寫就。
多買一些善本碑帖的影印本,多讀一些碑帖研究著述如《金石萃編》《校碑隨筆》《碑帖敘錄》等,學會辨別嵌蠟填補、刮補涂墨、染色充舊等作偽方法,收藏者可以不斷提高收藏碑帖的眼力。
作者:丹長江
(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