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到江蘇、上海等地參觀考察了幾家大型拖拉機生產制造企業,看到一條條新近改造的拖拉機生產線和研制出的新產品,在為我國農機化事業的進步高興之余,也對我國農業機械的主機和配套農具比例嚴重失調感到擔憂。
筆者在農村調研時,常常發現農民購買的拖拉機因缺少與之配套的農具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一般一臺拖拉機僅僅只有一套配套農具,最多也就兩套而已。據了解,世界發達國家
的主機與配套農機具的比例高達1∶5~1∶7。200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拖拉機保有量已達到1446.08萬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到90.35萬臺,小型拖拉機達到135..73萬臺。而拖拉機配套機具達到2167萬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機具為157.88萬部;小型拖拉機配套農機具為2009.12萬部,配套比分別只達到了1∶1.75和1∶1.48。由此來看,主機與配套農機具比例不協調,機械效率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已經成為我國農機化發展的軟肋。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從歷史來看,我國農機具生產與主機生產一直是兩條線。拖拉機生產企業一直只重視主機的發展,而忽視配套農機具的適應性,這也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拖拉機產品適應性的提高。盡管這幾年來,一些拖拉機生產企業開發配套農機具,在保護性耕作和水稻機械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與農田耕作的結合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結合還不夠緊密。特別是我國農業經濟調整后,經濟作物增加,缺乏與之相配套的合適的農機具提高農田作業效率。從國外拖拉機進入我國市場的相關情況來看,均配套了多種農機具,而這也是他們打開中國市場的一把鑰匙。從2004年第三屆中國武漢農機展會來看,一些國外的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進入我國市場,充分證明了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歷來都是由市場自由配套和選擇的。拖拉機和配套農機具只要與農藝緊密結合,就會備受農民青睞。
專家普遍認為,拖拉機的優勢在于它的綜合利用率高,所以要加快發展農機化的發展,就必須首先改變拖拉機生產與配套農機具生產脫節的現狀。拖拉機生產企業要特別關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及現代農業作業技術的發展趨勢,強化與之配套的農機具的研究,特別是與農業新技術相適應的一些農機具,提高拖拉機農田作業的效率和使用頻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促進拖拉機市場的發展,使拖拉機真正成為適合農村購買力,真正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農業生產資料。這方面國外拖拉機廠家已經作出了表率。因此,開發與拖拉機相配套的適合現代農業需要的新型農機具,將對拖拉機市場產生較大的影響,特別是配套新型農機具生產與銷售將成為我國農機化發展中的一個新的熱點。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