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2日電最新一期的《瞭望》刊載文章指出,中國傳統貿易戰略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在這一原則指導下,中國的外貿長期維持粗放式增長,雖然貿易數額巨大,但貿易結構和創利能力不盡合理,外貿戰略潛在的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文章說,由關注貿易順差轉向貿易平衡,由關注貿易額轉向提高競爭力,這是貿易由“大”轉“強”的必經之路。
文章稱,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堅持改革開放之初制定的“出口導向”戰略。這種“重
出口輕進口”的政策導向在上個世紀90年代確實取得了成功,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外貿從“逆差階段”轉變到“順差階段”。然而,隨著外貿形勢的發展,國際環境的改變,原有的“出口導向”戰略已經顯示出一系列的問題和矛盾,嚴重地影響著中國外貿的進一步發展。
文章分析指出,中國按目前的出口產品結構繼續擴大出口,可能引發以下不利結果:一方面,國際市場競爭激烈,而中國低附加值產品獨特性低,抗危機能力差,出口商品競爭力不強,關鍵時刻難以起到穩定出口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是建立在低勞動力成本基礎上的,這些產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成本低,市場容易進入。從而也很容易引起投資過剩,投資過剩又導致生產過剩,生產能力過剩最后導致供給過剩,供給過剩就必然會出現惡性競爭。無序競爭最終的結果就是遭遇反傾銷起訴或保障措施。同時,進一步降低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造成外貿出口“豐產不豐收”,即出口額增長引起出口效益下降。
文章分析稱,新時期的外貿發展戰略,應同時涵蓋出口和進口。中國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徹底改變傳統的以出口創匯為首要目標的粗放式外貿發展戰略問題,由關注貿易順差轉向貿易平衡,由關注貿易額轉向提高生產率、促進國際競爭力持續的貿易導向戰略轉變。
首先,在新的全面開放條件下,中國外貿要摒棄那種不惜代價地追求擴大出口的傳統戰略。如今,國際經濟環境和中國的經濟狀況已經發生了變化,特別是中國有著更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極為廣闊的國內市場。應在鞏固現有外貿市場份額的基礎上,擴大內部市場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制定內外兼顧的經濟發展戰略,盡快實現從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轉變,同時修正或取消不合時宜的出口鼓勵政策,從出口創匯型的指導政策向出口創利和維護公平貿易環境的外貿指導政策轉變。
其次,要在重視外貿出口增長的同時,適當擴大中國的進口規模。特別是在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非常龐大的情況下,適當地擴大進口不僅能夠緩解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同時也能提升本國國民的福利,并有利于中國外貿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通過技術引進縮短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進而實現趕超。擴大進口也是為出口打開更廣闊的通道,創造更好的出口環境,有助于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推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這對中國的長遠、無形利益,遠比看得見的眼前收益大得多。
第三,調整出口市場戰略和布局,通過與周邊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提高區域內部的貿易比重,從而減少對單一市場的過分依賴,從而減少雙邊貿易帶來的摩擦。
組建自由貿易區不僅可以獲得靜態貿易效果,還能通過區域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緩和限制進而提高競爭力等,達到更大的動態收益。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之前,加拿大的葡萄酒業因受到美國加利福尼亞葡萄酒業的排擠趨向衰落,但是,北美自由貿易區成立之后,由于在區內出口增加,不僅扭轉了衰敗之勢,而且又興旺起來。
第四,努力開拓“新興市場”。開拓新興市場已經成為許多國家貿易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中國的產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為了減少在世界市場上的風險,不斷開拓“新興市場”應該作為中國的一項長期貿易政策。
第五,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不斷提高科技含量。這是中國外貿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最有效措施。中國外貿出口企業應在提高產品附加值、改進包裝裝潢、上檔次創名牌方面多下工夫,要從物美價廉走向物美價格適中。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的比重,在中國優勢領域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附加值高、出口規模較大的高新技術出口產品和企業,初步完成中國出口商品結構由以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為主向高新技術產品為主的轉變。(倪月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