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7月6日,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物理學家黃昆院士在京病逝。(詳見第9版)
科學家應甘于寂寞
黃昆走了,科學界扼腕,但普通公眾卻相當茫然:黃昆是誰?“公眾享受著科學家帶
來的科技成果,卻不知科學家是誰”,對科學家的寂寞人生,許多人士表達了痛惜與不平之聲。
對此,筆者很不以為然?茖W家的人生,本來就應該是“光榮與寂寞”的。黃昆走了,難道說,公眾此前不知道黃昆,他們就應該為享受相關的科學成果而“臉紅”嗎?要知道,科學家最大價值的實現,在于其研究成果發揮特定的社會效用,而不在于其“名字與身份”。也就是說,公眾遠離科學家,并不代表公眾遠離了科學,更不意味著科學與科學家本身的價值貶值。
科學和許多藝術形態一樣,永遠都不會缺乏知音。真正的科學家們永遠不會寂寞,而感覺寂寞的只不過是那些旁觀者或者偽科學家而已。真正有志于向科學進軍的人,早在科學的入口處,就已經下定決心,以無畏的勇氣,艱苦的勞動,寂寞的人生,來開啟科學的大門。這一點,人類科學史上無數的事實都可作為明證,比如黃昆先生偉大而寂寞的一生。杰出科學家畢生為鐘愛的科學事業嘔心瀝血,他們的“樂趣只能到科學世界中去取得”。世界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盛贊科學家應該有“標心于萬古之上,而送懷與千古之下”的胸懷,只有這樣,一個人才能達到做學問的最高境界。
科學是深奧的,科學家是寂寞的。寂寞不是黯淡,寂寞是為了孕育輝煌。科學家永遠不會也不應該成為明星、歌星。只要看看那些不能承受寂寞之重的所謂的“科學家”,就會知道太多的喧囂,只會讓他們的科學研究趨于平庸,甚至走向“偽科學”、“反科學”。如果說今天我們對科學家缺乏像對明星那樣的關注,那恰恰是因為科學與文化的繁榮,使公眾的生活更加科學理性,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關注點”而已。
真正優秀的科學家需要的決不是追捧、熱炒,科學家需要的是承受寂寞之重。
(單士兵)
科學家莫遠離公眾
“公眾享受著科學家帶來的科技成果,卻不知科學家是誰”,這話聽著多少有點異樣的味道———有點失落感,也有點抱怨情緒。作為公眾之一員,筆者隱約有一種被人指責不知感恩、不知好歹的感覺。
我是在大學工作的,雖然不是從事科學研究,但接觸科學界的信息應該要比一般公眾多得多,即便如此,對“赫赫有名”的黃昆依然有些茫然,可想而知,社會大眾知道他的就更少了。一般而言,公眾對高深莫測的科學研究以及科技工作者缺乏關注的熱情是十分自然的事。
不過,問題總是要一分為二來看待?茖W家之所以遠離公眾視野,除了上述原因,還與科學家自身甘當“世外高人”,不愿和社會大眾打成一片有很大關系。筆者多年從事科技新聞報道工作,接觸了不少科技工作者,感到工作中的最大難題不是寫不好科技報道,而是經常性地吃“閉門羹”,每每要絞盡腦汁去說服他們接受采訪。
筆者認為,科學界一貫強調的“專注于研究領域,潛心工作,不要過多跟公眾打交道”,是科學家遠離公眾視野的重要原因。甚至把與媒體接觸看成為“學風不正”。與此相反,西方發達國家的科學家們所堅守的則是另外一種理念。他們認為,搞科學研究,花的是納稅人的錢,因此必須對公眾負責。他們在科研立項、開辟研究領域等問題上,要向公眾詳加“說明”;項目進展也要通過多種方式、用通俗的語言,自覺給公眾進行“解釋”,給公眾一個“交代”。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潛移默化中培育了良好的科學氛圍,讓公眾能夠了解到科學家所從事的工作情況,而科學家個人情況也隨之進入公眾的視野。
當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明X射線后,把自己用射線為妻子拍攝的照片投到當地一家小報社。第二天就是元旦,結果,德國人相互問候的話語不是“新年好”,而是“你看到了倫琴的射線嗎?”筆者期待著中國的科學家們早一天與公眾建立起這樣自然、和諧的互動關系。
。ㄝ筝纾
《市場報》 (2005年07月22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