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我國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走勢的爭論頗為激烈,大致有兩種觀點,一是通縮論,一是通脹論。
對同樣的經濟現象,之所以得出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兩種截然不同的判斷,我們認為,各方所持判斷標準太復雜、不統一,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另外,對物價上漲起推動作用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應保持足夠的注意。依據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相對變化對今后一段時
期物價走勢做出判斷,這一標準既簡單又準確。
實證研究表明,除去特殊時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價水平略滯后于貨幣供應量一個時期(一年)。也可以說,貨幣供應量對物價水平具有一定的引領作用,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這一特征更為明顯。理論分析可以顯見的,在現實中未必能明確地感知到。應引起我們極為重視的是,經濟體系中有相當數量的貨幣處于潛伏狀態。根據貨幣數量論,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率應該等于物價變動率和實際產出增長率之和。在經濟增長率一定的情況下,貨幣供給增加,而一般物價水平增加甚少或不變甚至下降,只有一個原因,即貨幣流通速度下降。貨幣流通速度下降也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公眾對貨幣的需求增加。
貨幣需求增加,說明一是其增加成本不高,即利率不高,若利率較高,公眾會放棄持有貨幣而改持價格下降的證券;二是其他投資渠道不暢。我國股票市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證券市場中品種不足,都對居民貨幣需求行為產生影響。除了儲蓄之外,恐怕投資不動產是一條主要的保值增值渠道,因此房地產價格上漲的原因不在于有多少投機因素,而僅僅是一種投資渠道。
自1990-2004年以來的15年間,除極個別年份外,我國M2的增長率遠遠高于實際經濟增長率,也高于經濟增長率與消費物價指數之和。貨幣供給量(M2)相對于經濟增長率與消費物價指數之和平均高出8.4%,也就是說,有一部分數量相當巨大的貨幣供給既沒有對物價產生壓力也沒有推動經濟增長,我們可以將這部分貨幣稱為迷失的貨幣。貨幣迷失的途徑和原因主要有貨幣化、地下經濟、地下金融、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銀行凈損失、人民幣外溢和資本外逃等。
根據我國經濟增長率和貨幣需求的收入彈性,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應維持在14%-16%。2005年我國中央銀行確定的貨幣供給增長率是15%,應屬穩健政策。2005年1-5月份貨幣供給(M2)增長率保持在14.2%和14.7%之間,比較合理。但問題在于迷失的貨幣不會永遠迷失,它總會有涌出地面的一天。一旦經濟形勢、公眾心理預期和市場供求發生變化,迷失的貨幣就會不可控制地沖擊實體經濟。雖然形成貨幣沖擊的具體來源不同,但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是相似的,都會反映在物價水平的上漲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二季度調查顯示,35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8.0%,漲幅有所回落,但環比價格仍在上漲。最近,國家也出臺一系列利好措施推動股市良好預期的形成,股市能否步出慘淡狀態仍有待觀望。因此,期待房地產價格大幅下挫,無論是行政措施還是經濟手段,短期內都無法達到這一目的。地產熱對物價的強力推動仍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我們認為,按照目前經濟發展與貨幣供應態勢,近一兩年物價水平會保持輕微的上漲,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為避免出現物價上漲的加速,必須從現在開始,要按照實體經濟增長的需要和物價水平的表現,從控制財政赤字和加緊改革利率、匯率形成機制兩方面入手,嚴格控制貨幣供給量的增長。
作者:楊英杰
(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