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一日電 (記者 王永志) 中國央行二十一日晚出其不意地宣布:自今日起中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接受本社記者采訪時認為,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匯率機制的出臺,是適時的,對于維護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具有正面意義。
姚景源說,人民幣從單純盯住美元,到參考籃子貨幣匯率變動,是很重要的改革,是從市場供需方面著眼,有助于人民幣匯率機制的完善。
他同時認為,這一匯率制度的改革,也有助于中國經濟的均衡發展。熟悉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的姚景源說,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今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達六千四百五十億美元,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三百九十六億美元。而去年上半年中國貿易的逆差是六十八億美元,全年三百二十億美元的順差都集中在下半年。貿易順差過大,也會影響經濟的均衡發展。
人們對于人民幣升值,存在一種普遍的擔憂,就是會不會影響出口。對此,姚景源認為,匯率制度的改革,不能說對出口沒有一點影響。但可以通過這一契機,改變中國出口所存在“三高一低”的弊端:即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進而推動出口企業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與此同時,也將有助于規避“輸入型通脹”風險。
姚景源指出,所有這些,對于中國下半年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及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都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