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廈門港期待“電子疏港系統”多年了。從近處看,廈門港區狹長、腹地小、東渡路堵塞的矛盾急需解決,集輸運作業流程和效率亟待改善和提高。
往遠處想,廈門港雖是全國沿海第七大樞紐港,開辟遠洋國際班輪航線40多條,全球
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都已掛靠廈門。2004年貨物吞吐量4261萬噸,同比增長26%。但其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尤其是周邊港口城市包括上海港、寧波港、福州港、深圳港等發展更為迅猛。市交通委綜合考察上海、深圳等港口建設情況后認為,以電子信息化手段改變傳統的落后操作模式,提高港口作業效率,已成為目前廈門港口發展的關鍵所在。
市交通委、口岸辦牽頭建設的“電子疏港系統”,即利用現有物流信息平臺及電子技術,實現船代、碼頭、堆場、拖車公司等口岸相關作業單位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創新廈門口岸集裝箱集疏運作業的電子化聯動流程。初步考慮采用“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建設模式。
根據協調小組近期達成的《廈門市電子疏港系統建設合作備忘錄》,該系統已完成為期一年的前期調研工作,目前進入軟件編寫階段。預計今年“9·8”投洽會期間試運行,年底向全港區推廣使用。二期建設則將在推廣一期結果的同時,實現與海關的智能電子閘口聯動。
廈門港要向電子化要效率,靠信息技術幫東渡路“疏港”,用“電子疏港系統”打造最具競爭力的數字廈門港。(趙馨)
(廈門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