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一系列決策和部署。各地區、各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環節得到加強,結構調整步伐有所加快,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增長比較快、效益比較好、活力比較強的平穩增長態勢。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投資需求過度膨脹的勢頭繼續得到遏制,結構調整在宏觀調控中繼續取得進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進一步改善,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加快。產業政
策在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增強產業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
隨著我國市場化、工業化、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產業政策在調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加強。去年以來,配合貫徹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先后制定出臺了汽車、水泥、電解鋁、鋼鐵、焦炭、電石、鐵合金等行業的產業政策,在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和制止部分行業盲目擴張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一項長期任務。而產業政策是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目前,雖然投資總量與部分行業投資過熱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瓶頸部門得到加強,經濟運行的協調性得到提高,宏觀調控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制約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增長方式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因此,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不能放松,必須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防止不穩定、不健康因素的反彈,鞏固宏觀調控的成果。
(一)不斷提高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宏觀調控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把宏觀調控各項政策措施切實落到產業政策工作中去。做到態度上要堅決,決心上不動搖,工作上不放松,確保實現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為形成較長時期內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創造條件。
(二)正確選擇調控時機、合理運用調控方式和科學把握政策力度。
產業政策同其他經濟政策一樣,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都存在適時、適宜和適度的問題,把握好時機、方式和力度,是做好產業政策工作的關鍵。首先是要“見事早、動手快”,正確選擇產業政策的調控時機。審時度勢,繼續密切跟蹤和準確把握經濟運行和產業發展的變化,及時發現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對出現的問題迅速加以解決。其次是要“打組合拳”,合理運用產業政策的調控方式。在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時,也需要政策引導。第三是要“區別對待”,科學把握政策力度。堅持區別情況,分類指導,有保有壓,做到松緊適度,力求避免產業政策的實施在不同階段一個樣,對不同地區、行業“一刀切”。
(三)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產業政策調控的做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根據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和不同的經濟發展環境特點,更新產業政策工作思路,創新調控手段,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思考并切實加以解決。
一是要加強政策和信息引導。市場經濟具有內在的經濟周期,經濟增長過程中經常存在著均衡與不均衡、協調與不協調的矛盾。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就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產業政策必須密切跟蹤、分析經濟運行和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做出準確、適度的超前導向,同時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加強信息服務,引導社會投資結構和方向,提高經濟結構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承受能力,調整經濟運行態勢。
二是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行業準入。
根據總量需求和結構優化的要求,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把握標準,研究制定公正、規范、透明的行業準入條件,對不符合條件的新建項目,投資主管部門不得核準、備案,禁止供應建設用地和提供信貸支持,而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繼續給予支持。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要組織實施已頒布的鋼鐵、電解鋁、水泥及電石、鐵合金和焦化行業的準入條件,貫徹落實清理整頓措施,繼續研究制定相關行業準入條件。
三是要加強產業政策與其他經濟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產業政策是一個系統,財政、信貸、價格等經濟政策及工商管理都與之相互關聯,因此,加強其他各種經濟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至關重要。只有充分發揮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土地政策、環保政策等經濟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發揮系統功能,宏觀調控才能真正取得實效。去年,國家發改委會同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的協調配合,控制信貸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并配套下發《當前部分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研究提出了產業政策和價格政策相配合措施,兩項政策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下一步,要繼續研究探討產業政策與財政政策、信貸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以及價格政策、對外經濟合作和貿易政策的協調配合方式,建立相互之間長期有效的協調配合機制,發揮綜合協調作用。
二、運用產業政策推進增長方式轉變
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但也在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方面付出了較大代價,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面臨十分嚴峻的形勢。
從產業結構看,近年來,在我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總體上向合理方向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結構局部失衡現象。一是三次產業結構仍不合理,農業基礎地位需進一步加強,第二產業比重偏高,服務業發展滯后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二是工業中傳統產業、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的產業仍占主導地位,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動力不足;三是服務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傳統服務業比重仍然偏大,現代服務業發展緩慢,特別是金融、保險、咨詢、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或生產型服務業發展較慢。
從經濟增長方式看,當前資源環境的約束矛盾依然突出。一是煤炭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二是電力供需仍然偏緊;三是鐵路運輸仍十分緊張;四是油氣和重要礦產資源缺口逐年擴大,對外依存度加速上升;五是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扭轉。資源和環境壓力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為突出的矛盾,一方面,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加大了對資源的有效需求,同時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方式,也加劇了資源的耗費。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再走粗放式的發展老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已刻不容緩。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應成為當前產業政策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進一步明確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下大力氣解決產業結構不合理問題。
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一是進一步推動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加強對“三農”服務,實施大農業的發展戰略,走科技興農的路子,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二是繼續優先發展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產業等高技術產業,進一步鼓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裝備制造業的振興,增強自主制造、研發和創新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三是以發展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大力發展服務業,扭轉服務業發展長期滯后的局面。四是根據不同地區的優勢,揚長避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五是搞好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緩解經濟運行中的瓶頸約束矛盾。
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根本性轉變。今年要切實把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作為產業政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是實施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
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節能、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技術改造,在開發和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也要推廣應用已有的先進、適用、成熟的技術。二是進一步通過法律和經濟手段盡快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后生產能力和工藝。三是開源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第一位。要在制度、機制、稅收、價格等方面進行研究,鼓勵全社會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社會。四是要調整資源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國內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法規和政策。在加強國內重要礦產資源的調查和勘探,繼續重點協調、推進有色金屬等危機礦山地質找礦工作的同時,推動逐步建立完備的戰略資源儲備制度,緩解原材料和礦產品短缺矛盾。
(三)積極推進體制改革,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
在結構調整中,服務業發展至關重要。今年,我們要把發展服務業作為產業政策的工作重點,抓好政策、規劃與戰略和試點三大項工作。
關于政策,要緊緊圍繞研究制定“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的意見”,全方位開展工作。初步考慮,《意見》包含以下幾方面的主要內容:一是深化體制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創新發展機制。加快事業單位企業化改革,推進機關、企事業單位后勤改革,提高后勤服務業的社會化程度。改變服務業管理存在的亂收費或收費過多的不合理狀況,優化服務業發展政策環境。二是調整、優化服務業結構,提高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積極發展旅游、文化、體育等需求潛力大的行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社區服務業發展,適應城市化進程、老齡化社會和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發展的需要。優先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支持國民經濟高效運行的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咨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中介服務行業,提高服務水平和技術含量。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和結構調整,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服務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提升服務業的素質和水平。三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承接和參與國際服務業轉移與分工。通過引進服務業新的經營方式、新的服務理念,促進我國服務業經營方式的現代化。在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的同時,要對內搞活,重點是要鼓勵經營方式靈活、服務品種多樣、各具特色的中小服務企業的發展,使其逐步成為我國服務業發展的主體力量。
關于規劃,要加強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制定《“十一五”我國服務業發展綱要》,提出“十一五”和更長一段時期我國服務業發展的具體目標、重點和政策取向。
關于試點,服務業領域很寬,各行業情況不同,發改委作為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要發揮綜合協調和指導服務業發展的職能,積極推進服務業深化改革、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要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各地促進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和政策措施,必要時可先在一些地區和行業進行試點,取得經驗,以點帶面,促進全面發展。要進一步加強服務業引導資金的安排和管理工作,繼續發揮服務業引導資金對處于產業化初期階段、服務業薄弱環節、關鍵領域方面的支持作用,引導社會多渠道加大對發展服務業的投入。
三、切實做好有關產業政策的各項工作
第一,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制定產業政策。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資源稟賦不同,經濟發展不平衡。這就要求各地在制定產業政策過程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本地實際確定發展方向、明確發展重點、調整發展布局和結構。發達地區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要把重點放在發展適應經濟結構和消費需求結構不斷升級要求的產業上,比如,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要從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積極穩妥地發展本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經濟或特色產業。對老工業基地來講,則要充分利用基礎雄厚、科技人才聚集的優勢,創新體制和機制,通過調整、改組、改造和提高,發展成為用新技術武裝起來的新式裝備工業基地。
第二,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研究能力。
產業政策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工作,要做好產業政策工作,就必須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理論研究能力。一是加強學習和培訓。要適應新形勢、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既要學習政治理論和法律法規,又要學習現代經濟和科技知識,切實提高廣大產業政策工作者的政治和業務水平。二要加強調查研究,注重掌握第一手資料,善于總結經驗和教訓,使產業政策更具有“科學性、預見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強形勢分析,緊密結合經濟運行實際,跟蹤分析產業發展,特別是重點行業運行和發展中出現的帶有全局性、苗頭性的新問題,把握發展趨勢,提高準確判斷經濟形勢特別是產業發展形勢的能力。
第三,切實加強系統自身建設。產業政策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建立了相對健全的管理體系和工作機制,形成了一支經過實踐證明是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產業政策工作隊伍。今后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增強產業政策工作隊伍的生機和活力。勇于實踐,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產業政策工作的職責和工作方針,提高服務意識,在轉變工作作風,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方面多探索,注意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更多地采用經濟和法律的辦法,輔之以政策的引導。加強協調配合,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積極主動與各地方、各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產業政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強配合,形成合力,力求工作取得實效。信息來源:國家發改委產業政策司
(信息來源:寧夏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