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石臺縣在招商引資中,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日前一個投資近千萬元的外資項目因環評不合格,在該縣遭到“封殺”。用該縣負責同志的話說,石臺作為后發地區,加快經濟發展雖是第一等大事,但決不以犧牲優良的生態環境來換取一時的發展,凡是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投資再大,效益再好,也要讓它“下馬”。
讀罷這則報道,我們不禁為這種既要發展又要環保的做法叫好!
近幾年來,招商引資成為各地加快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為吸引投資,在比拼政策的同時,放棄或是降低了環保“門檻”,引進了一些有污染的企業和項目,雖然取得了一時的發展,但河里的水變黑變臭了,空氣質量下降了,人們的生存環境遭到了破壞。此舉既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又貽害了百姓。
當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產生矛盾時,石臺縣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作為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國家級貧困縣,我們可以斷言,該縣負責同志面對一個投資近千萬元、年產值1.5億元、年提供財政收入400多萬元的項目,也曾“動心”,但在權衡利弊得失后,他們果斷地選擇了“環保”這一民生的根本。這樣,損失的也許是一時的“政績”,換來的卻是良好的環境和群眾的利益。
招商引資,發展經濟,不可不算環境成本、生態成本。黨中央、國務院已經作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決定,我們切不可再走不講環保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把環境保護的關口前移,對那些對大眾生存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項目,在上馬之前就出示“紅牌”罰出“場外”。(信息來源:池州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安徽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