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校大規模擴招以后,畢業生起薪也隨之連年下降。學費越來越高,但畢業后收入卻越來越低,長此以往,上大學會變成一項越來越“不劃算”的事情。
將時光上溯到幾十年前,我們驀然發現有一段時期,那個時候的大學生曾經有過一段幸福時光:學費較低,一般城市家庭完全可以承受;教學嚴謹,學生可以學有所成;畢業出路有保證,起薪較高,上大學完全是一門非常劃算的“生意”。
“七七”事變以前的北京有一個流行的說法“北大老,師大窮,清華、燕京可通融。”那時北大和清華的畢業生的起薪按照當時民國政府規定月薪統一為80銀元。“窮師大”所指的并非畢業生的起薪低,而是指師大的生源多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普通乃至較為窮困的家庭。師大的費用低廉,有時甚至學費和宿費全免。而畢業生都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的職業,起薪最低的也有60幾銀元。在中學干個幾年成為骨干教師,薪水就可以漲到一百幾十銀元。如果是主要科目的教師,安排的課時又較多的話,薪水拿到200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數。在當時,畢業生到政府機關上作,也是一個很好的出路。一等科員的月薪也有100銀元。
那時一銀元如果要折合銅元的話,每元相當于230大枚銅元。以當時的物價,在老北京30大枚左右的銅元可以買一斤好豬肉,那么每個銀元就可以買8斤好豬肉了。如此看來民國時畢業生就算拿比較低的50銀元的薪水,也相當于現在的3000多塊人民幣了。可以說學生一畢業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的話,立時就可以步入那個時代標準下的“中產”階層。
另據歷史學者陳明遠先生的考證,30年代初,一個典型的工人四口之家每年平均生活費為454銀元。而30年代國立大學每年學費平均只有約22銀元。毋庸置疑,那時候城市里的普通家庭供養孩子上國立大學還是不太吃力的。
以當時而言,政府雖然很窮,但對教育的投入很大,大學的經費也比較充裕。學校不愁經費,也就有財力延聘好的教授,教授的生活也令人羨慕。那時清華、北大等國立大學的“部聘教授”(由教育部下聘書),高的月薪500元,一般都在400來元。按照我們上文的算法來計,400銀元的工資相當于現在的2.5萬元人民幣了。
在政局動蕩、經濟孱弱、財政捉襟見肘的舊中國,能夠做到這一點,是相當的不易。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有機會接受基礎教育,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這是一個不容抹殺的成就。然而如今財政對教育的投入過少也是事實。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的教育財政投入僅占GDP的3.32%,遠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6%,甚至比非洲赤貧國家烏干達尚有所不如!教育收費對老百姓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大學生就業起來又越來越困難、起薪也越來越低……我們是不是在透支我們民族的潛力?
(信息來源:銀川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