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額時代即將來臨以量取勝難以為繼即將于7月20日開始實行的國家商務部《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暫行)》,規定出口到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部分紡織品實行臨時出口許可管理。盡管福建省外經貿委輕紡處的負責人表示,“只要今年前5個月有出口業績,哪怕只做了一筆出口訂單,企業就擁有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數量分配的資格”,但福建眾多的紡織企業仍高興不起來,不少企業老總一談起此事,都是愁容滿面。
紡織業作為福建省四大類出口商品之一,在閩省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福建全省20000多家紡織企業組成了化纖、棉紡織、印染、針織、產業用紡織品、服裝等門類齊全的紡織工業體系,其中50%以上的企業產品均出口。自今年1月紡織品出口進入“后配額”時期以來,福建紡織企業出口一直處于“井噴”狀態。以福建出口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石獅蓋奇紡織服裝集團為例,“根據6月11日中歐雙方簽署的紡織品貿易備忘錄,協議確定的中國對歐紡織品出口增幅,盡管高于加入WTO協議中每年7.5%的增幅限定,但卻遠遠低于今年1月1日以來紡織品的實際出口增長率。就蓋奇公司而言,上半年出口總量就增加了50%。這意味著為主動抑制較快的出口勢頭,我國政府必須對本國紡織品對歐出口數量加以控制。”蓋奇紡織服裝集團董事長王衍筑如是說。
樂不起來的何止是蓋奇紡織服裝集團一家企業?因為按照7月20日執行的《紡織品出口臨時管理辦法(暫行)》,各家企業的不同紡織品在不同設限市場的出口配額的分配,主要是根據此前12個月的實際業績(出口金額)來衡量,出口業績數據以海關統計為準。從某種意義上說,決定各家企業出口配額分配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出口數量,而是實際業績(出口金額)。這對福建多數僅依靠低價走量的紡織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福建紡織品出口不能再走‘以量取勝’的道路,在確保合理出口基數和合理增長率基礎上的數量限制,有利于國內紡織企業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出口,走以質取勝的道路。”福建省外經貿委輕紡處的負責人在談到福建紡織業出路時不容置疑地說。
但要改變增長方式,增加出口附加值,對眾多福建紡織企業又談何容易?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福建不少服裝加工業尚處于粗放型經營和低水平徘徊狀態,不少出口服裝售價很低,除了布料和加工費外賺不了幾毛錢。若再遇返工和退貨,只有虧本一條路。而由于缺乏行業規范與管理,競相殺價、無序擠占市場,使不少企業只好擠上了以低廉著稱的外銷出口之道。如此一來,那些靠低價走量的企業就會損失部分市場,而產品附加值高、真正有實力的紡織企業則將擴大市場份額。這位業內人士認為,即將于20日實施的這個辦法的出臺,表明我國紡織品出口某種意義上回到了“配額管理”時代,紡織品臨時出口許可證將成為企業競相爭奪的“稀缺資源”。
面對即將到來的“配額管理”時代,福建一服裝行業的資深人士分析,閩省紡織業若不盡快提升品牌影響力,不僅會失去國外市場,甚至國內市場也保不住。據了解,浙江溫州長期以來西服、襯衫的品牌霸主地位難以憾動及廣東牛仔服的行業主導地位毫不動搖,而近年來素以休閑服揚名國內的閩派商務休閑服裝(主要以石獅為代表)也受到了來自浙江“美斯特·邦威”等外省強勢品牌的挑戰。今年5月下旬美國、歐盟啟動的“特保”措施就導致福建石獅數百個服裝品牌出口數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打造一個知名服裝品牌,首先是要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解決產品同質化問題。我們要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帶動企業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福建石獅拼冠服飾總經理蔡明勇對新階段服裝發展提出了清晰的思路。他談到,差異化是締造品牌的法寶,七匹狼靠茄克打開了一番局面,九牧王靠褲子打下了半壁江山,雅戈爾則在襯衫西服領域笑傲群雄。可見,要想把一個品牌做好,只有突出差異化,才有可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目前福建服裝品牌多,在打造品牌時當務之急是跨出產品同質化的設計誤區,創造獨特的品牌個性,讓擅長做西服的做西服,擅長做女裝的做女裝,從而滿足產品的個性化需求。
“尤其是要步入產業化”,17歲便跟隨父親創業,現在服裝行業摸爬滾打15年的虎豹狼服裝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莊順舉舉例說,一個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不易折,創品牌的服裝企業要抱成團,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如果大家一盤散沙,或只會互相拆臺做窩里斗,則不僅會傷害同行,也會給企業自身帶來負面影響。“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就必須擁有自主品牌,這樣才能賦予產品更高的附加值。”莊順舉同時強調。
應對“配額管理時代”的來臨,福建紡織工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認為,政府的引導、扶持在目前還十分必要。他說,與其政府對企業創名牌給100萬元的鼓勵,倒不如將這100萬元拿去搭建公共平臺,創造公共的服務條件,提高行業的整體水平,讓企業在新的平臺上“水漲船高”。(信息來源:紡織服裝頻道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