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發現“人造奶”
本報訊 日前,上海首次發現“人造牛奶”,該牛奶產自廣東中山的一家企業。
“人造牛奶”主要在上海一些農貿市場中銷售,產品大多以“某某甜牛奶”、“某某高鈣奶”、“某某草莓牛奶”等命名,并且在外包裝的不顯眼處標注“乳飲料”字樣。
據了解,“人造牛奶”,原料可以以很低的價錢買到,大多是破舊皮衣、皮箱、皮鞋,還有生產沙發、皮包時剩下的邊角料等。
方便面企業自暴“家丑”
本報訊 有著多年方便面生產經驗的廈門超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海鷹先生日前表示牞方便面生產與消費方面存在誤區。
其一,印刷油墨的交叉污染會給消費者帶來健康危害,許多廠家明知故犯,追求外觀漂亮;
其二,為迎合消費者喜歡面條“筋斗”,加了大量的添加劑,麥香味沒了,就用調味包里的香精來彌補;
其三,85克—95克容器面合理加水為500毫升左右,可很多廠家把容器容量夸大到700毫升—1000毫升。按照2004年全國消費方便面數量計算,一年浪費熱水160萬噸,能耗按電熱計為1.6億度。
無QS標識食品仍在賣
執法部門不知如何罰
本報訊從7月1日起,10類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無QS標識生產許可證的不得生產銷售。然而北京部分超市和小賣店中仍有未貼QS標識的食品在銷售。而相關執法部門目前尚無有效的制裁手段。
對此,市質監局表示只負責對生產企業的發標,市場流通方面沒有進一步監控的措施。其他執法部門也表示,這需要執法部門的聯動,對沒有貼QS標識的該如何處罰,也沒有具體罰則。
(楊文)
夏季蜂蜜旺銷市場需凈化
本報訊近日,在福州蜜蜂協會舉行的“規范蜂蜜市場”研討會上,與會代表一致呼吁:應盡快健全國家法規,推行強制性國家蜂蜜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更高要求的地方強制性標準;行業協會應會同消委會等機構,聯合打假。
據透露,在個別廠家生產的“蜂蜜”產品中,摻雜了大量的果脯糖漿、增稠劑,并添加了色素、香精等。其外表色澤鮮亮、清澈透明,聞則芬芳濃郁,但其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食鹽企業呼喚“鹽業法”
本報訊日前,在第二屆清華EMBA畢業論壇上,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傅剛義表示,現行的鹽業管理法律法規跟市場經濟極不適應。他建議制定中國統一的《鹽業法》,統一原來各種法規下分割的鹽業市場。
傅剛義說,按照現行的鹽業體制,國家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利益,獲利的都是一些機構和個人。
現在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市場,鹽企與用戶之間不能直接建立聯系,特別是食鹽目前仍實行專賣,鹽業公司整體競爭力不強,內部資源浪費比較嚴重。
《市場報》 (2005年07月18日 第十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