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阿聯酋勞務市場面臨的挑戰
勞務市場政策是經濟發展整體政策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正確的勞務市場政策,開放外來勞務市場是不會有積極作用的。沒有這種正確的勞務市場政策,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相互
矛盾的負面影響。也許任何海灣國家都尚未發展其真正有序的勞務市場政策,由于沒有這種有組織的勞務市場政策,我們看到所發布的各種形式的決定、細則和措施,而沒有形成完整的綱領。在開放勞務市場面前,出現了各種消極和炒作的問題。本文將通過以下幾點,認真審視阿聯酋現實情況中各種矛盾的因素,認真分析這一歷史現象:
(一)人口增長率、外籍勞工及其結構的矛盾現象;
(二)技能發展和勞動力效率下降的矛盾現象;
(三)本國勞動力參與各經濟部門的矛盾現象。
這三部分將討論有關矛盾問題,每部分將集中討論實質問題,同時涉及導致這些問題的政策所面臨的挑戰。
除指明來源外,本文所用資料來源是阿聯酋計劃部1975、1985、1995年的人口統計。
三個問題在本部分可以確定為三個混亂議題:阿聯酋國民在勞動力和人口結構中的比例縮小;阿拉伯人在上述兩個方面的縮小;外來移民從暫時現象轉變為經常和長期現象。
一、本國公民在勞動力和人口結構中的比例縮小
(一)問題的提出
從1968年到1975年,阿聯酋本國公民在全國人口結構中不再占多數,甚至在此以前阿本國勞動力在勞動力總數中也不再占多數。
自那時以來,由于外來勞動力和人口迅速增長,阿聯酋本國公民在勞動力和人口領域的貢獻也發生了下降。1975-1995年期間,阿聯酋本國勞動力的年增長率為5.1%,而非本國勞動力年增長率達8.2%。在人口方面,阿聯酋本國人口年增長率為5.5%,非本國人口年增長率達8.5%。1995年所進行的最后一次人口調查統計表明,本國公民占勞動力總數的9.1%,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4.4%。換句話說,在勞動力市場,每11個人中只有1個阿聯酋人,在全國總人口中,每4個人中只有1個阿聯酋人。
(二)面臨的挑戰
按照阿聯酋本國人作用縮小趨勢的發展,至少在理論上將最終導致阿聯酋人在勞動力和人口結構方面的消失。這種挑戰表現在制止外國人的規模在勞動力和人口結構方面的迅速增長,必須制定和實施人口政策、勞動力政策、經濟政策以限制上面所說的這種本國人比例縮小的危險。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其事實的本質而言并不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1980─1985年期間,國家成功地進行了這一實驗,把外國人口的增長率控制在2.4%,而本國人口的增長率則達到了6.4%。
二、阿拉伯人在勞動力和人口結構中的比例縮小
(一)問題的提出
非阿聯酋的阿拉伯人在勞動力和人口中的比例開始下降和減少,這也是明顯的。阿拉伯人在勞動力中的比例由1985年時的17.6%下降到1995年的13.7%。而在人口總數中的比例則由1985年時的21.8%下降到1995年的18.9%。
1995年,包括阿聯酋在內的阿拉伯公民,在每4個勞動力中有1個,在總人口每5個人中有兩個阿拉伯人。而同時,亞洲人開始占據勞動力和人口的多數。1995年亞洲非阿拉伯國家的勞動力達到勞動力總數的74.3%,即勞動力總數的四分之三。在亞洲國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國的公民占阿聯酋全國勞動力總數的64.4%。非阿拉伯的亞洲人在總人口中也是這種趨勢,1995年的人口統計顯示,非阿拉伯的亞洲人第一次在總人口中超過了包括阿聯酋人在內的阿拉伯人。
(二)面臨的挑戰
在純粹文化方面令人擔憂的現象是本國人在本國人口結構中成為少數,因為這在文化方面存在著幾種危險。由于一國或少數幾國公民增多的結果,這種混亂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危險了。除文化方面的危機外,也增加了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擔憂。
盡管未來幾十年,阿聯酋將繼續依靠外來勞動力,但這并不意味著阿在文化屬性、經濟和政治主權方面的疏忽和放縱。同時阿聯酋在面臨降低外籍勞動力增長率和調整人口結構的挑戰中,應該制定人口政策和措施,以應對文化方面的混亂,限制由勞動力和人口結構所帶來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三、從暫時現象到經常長期性移民,這一趨勢是受歡迎嗎?
(一)問題的提出
外籍工人到阿聯酋來似乎變成了永久“客人”。1995年有51.1%的外籍工人和54.5%的外籍人口在阿聯酋生活了5年或5年以上,其中有17.9%的外來工人和16.6%的外籍人口在阿聯酋居住了15年或15年以上。1985年有39000個外籍工人在阿聯酋居住了15年或15年以上,到1995年居住15年和15年以上的外籍工人超過了21.7萬人,超過本國國籍勞動力總數的79%。
這些永久“客人”變得更具有代表性,正如在一些阿聯酋本國人愿意選擇的職業群體中,阿本國人通常都愿意選擇管理、專業和文秘職業。
(二)面臨的挑戰
無疑,外來工人和人口常期居住在阿聯酋的趨勢,在理論上從本國的角度看,將導致許多問題,其中有:
第一,常期居住也許將形成一些適合外國人的機會,對政治、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趨勢產生影響,而這種影響可能不受歡迎。
第二,具有豐富經驗的外國職員長期存在,如公司經理、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助理、文秘職業等,可能形成一些障礙,防礙阿聯酋本國人擔任一些受歡迎的職務,并取得成功。
第三,這也意味著很大一部分外籍人員長期在此居住,從而限制了從外籍職員中獲得“新鮮血液”的機會,即選擇在技術知識和技術能力方面素質更好的外籍人。
很明顯,這里需要一些在工作水平方面具有優勢的經驗,但是在制定達到二者平衡的政策和措施方面存在著挑戰,即在保留一些高素質和有經驗的外籍職員隊伍與在勞動力網絡中增添“新鮮血液”方面保持平衡。四、生產率水平下降和技能短缺
勿需爭辯的是吸引本國人材和外國人材有利于經濟發展,但存在的問題是:(1)大規模移民導致整體生產率水平下降;(2)外來人的技能水平差。下面我們將論述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1)生產率問題
在1985-1995年期間,在勞動力方面外籍工人的增加并沒有增加附加值,人均勞動力的產值反而下降了,這是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相比,工人人數相對增加的結果。在1985-1995年期間,具有經濟活動能力的勞動力年均增長6.85%,非石油部門就業水平年均增長6.82%。石油部門的工人占勞動力總數的很小部分,石油部門的產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世界石油價格的波動。在分析工人平均產值時剔除石油部門是應該的。
在1985-1995年期間,非石油部門的年均增長2.4%,高于石油部門年均增長率。但這一增長率比這些部門的年均6.8%的就業增長率要低得多。從而證明在這一時期生產率(和人均收入)明顯下降(10年間下降了34.6%)。這再一次證明1985—1995年期間,非石油部門就業人數增加了約619,753人(他們絕大部分來自國外),當時這一增長是不必要的。按1985年的勞動生產率,達到1995年的產值,國家僅需要保留838,559人,其余444,191人是不必要的多余的勞動力。這部分多余的外來勞動力沒有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相反,無益于國家的經濟,國家必須為這部分人提供服務而支出大量資金。
(2)外籍人的技能水平
在這方面,我們把教育培訓做為技能水平的指數,1985—1995年期間,阿聯酋人口統計中有關教育水平的數據顯示,從事經濟活動的本國人口受教育水平有了明顯提高。1985—1995年期間,文盲比例由32%下降到13%,獲得高中和高中以上教育水平的比例由17%增加到40%。
另一方面,占勞動力總量90%的非本國人口,并沒有取得相同的提高,到1995年與本國人口中13%文盲相比,外籍人員的文盲高達22%。外籍人高中和高中以上受較高教育水平的比例則由1985年的25%增加到1995年的33%。而本國人口中受較高教育水平的比例1995年達40%。這里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外籍勞務1985—1995年間在受較高教育水平方面所取得的進展(由25%增至33%),這些人基本上屬于女性勞務。這一期間阿聯酋在教育和衛生領域所取得的進步是由于聘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勞務所致。這就得出一個結論,即在某些經濟領域(如生產和與生產相關的領域),外籍勞務人員的受教育結構并沒有取得多大改善。
一種引起真正麻煩的現象是,有三分之二(67%)的外籍勞務沒有受過教育或低于高中教育水平。無疑,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技能和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受社會總體技能與知識的影響。目前外籍勞務中受教育的比例(達不到本國勞務受教育的水平),并不鼓勵支持和發展本國勞務所具有的技能和知識水平,也不鼓勵勞務生產能力的提高。
面臨的挑戰:當外籍人口的數量增長而不是素質提高時,經濟是否向更好的技術和更高的生產水平發展?與外籍人相比,本國人的教育水平更好,但本國人所占比例非常微小,這種外籍勞動力的數量增加,無助于阿聯酋各部門技術水平的改善,也無助于平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正像上面所說,如果假設阿聯酋在1995年仍然保持著1985年的生產水平,那么40多萬外籍勞務就是多余的了。
從另一角度看,根據經濟活動和生產水平的變化,國家雇傭了超過需要的勞務,其邏輯結論應是現在的生產率在下降,并鼓勵業主在生產和服務領域加強使用勞動密集型的方式。其害處不僅限于使多余的勞動力成為向更高技術和以提高生產率增強競爭力轉變的絆腳石,而且為外來勞務提供大量服務而形成政府的負擔。
五、本國勞動力參與私營部門的水平下降
(一)問題的提出
1995年對阿本國勞動力就業結構的分析表明,就業結構非常混亂,絕大部分本國人在政府和國有部門工作,其中60%在聯邦政府,占聯邦政府就業崗位的48%。但各酋長國政府向本國人提供的就業機會就沒有這樣多,各酋長國政府提供的就業崗位總數比聯邦政府的就業崗位多14.6%,而本國人僅占其中的14.8%(只占本國勞動力總數的21.1%)。本國人在私營和合營部門工作的就更少,占就業崗位的12.6%(僅占本國勞動力總數的5.5%)。這意味著政府和公共部門吸收了本國勞動力總數的86.7%,也意味著私營部門差不多吸收的全部是外籍勞動力,有98.7%的就業崗位由外籍人占據,如果剔除這些企業的業主,外籍人占私營部門就業崗位的99.4%,而本國人僅占0.6%。
政府和公共部門不可能全部吸收將要進入勞務市場的本國公民。2004年發展委員會的未來計劃顯示,2004—2010年期間,進入阿勞務市場的本國公民將達11.5萬人,未來新就業的人數超過目前勞務市場總數的50%,更不用說婦女就業的職位在大幅度增長。除預計將要進入勞務市場的這部分人外,目前還有不下于兩萬個本國公民正在尋找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私營部門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超過政府和公共部門所能提供就業機會的3—4倍。
(二)面臨的挑戰:
2004年對阿聯酋私營部門就業的本國人的考察顯示了想要進入私營部門就業的本國人所面臨的問題,如工資問題。通過政府干預處理私營業主拒絕培訓和招收本國人的辦法也許是合適的。
另一方面,必須解決大量本國人在私營部門就業的顧慮問題,顧慮或拒絕是因為私營部門的工作環境不合適,因為外籍勞務人員幾乎占據了私營部門的所有就業崗位,從而在本國勞務面前就形成了文化障礙和本身的工作關系問題。私營部門的工作條件(如工資水平和工作時間等)也許成為使想進入這一部門的本國人失望的因素。
本國人不想在私營部門就業的原由之一,也許還有對私營部門的看法和觀念問題。無疑,教育制度對改變國民的觀念和態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這方面有兩個基本因素:一般而言,改變對私營部門的觀念和看法,更為具體的是改變對專業和技術職業的看法。
結論是求職者和雇主兩個方面都需要改變:對于尋找職業的本國人來說應該改變對在私營部門就業的看法;對于私營部門來說,應該改變不利的工作環境和不合適的工作條件,這些工作環境和條件有時妨礙本國公民進入其中工作。
六、制定勞務政策的教訓
本文試圖對海灣勞務市場國際化問題從歷史、社會和經濟方面進行分析,討論與消極面有關的問題,本文著重于對教訓的關注。在這部分,我們將對國際化過程產生的一些問題投下一束亮光,并指出從研究海灣其它國家情況中所得到的教訓:
1、為了滿足各方面發展的需要,當時海灣勞務市場對全世界的外籍勞務開放。近幾十年來,本地區的外籍勞務在海灣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海灣國家需要制定完整的勞務政策,將外籍勞務變為對海灣國家和海灣公民持續的有利因素。
3、這一政策的目的可歸納為一句話:“更多地利用本國人力資源,減輕對外籍勞務的依賴,提高技能和技術,增強經濟的世界競爭力”。
4、海灣國家不能接受依靠廉價和非熟練勞務的經濟戰略,而勞務輸出國在這種戰略方面更具優勢。國際經驗證明,依靠勞動密集型技術的國家當時對它是有利的,但為了加強在全世界范圍的競爭力,現都已轉向對高技能和高技術的使用。
5、刺激經濟和勞務市場使其為國民利益服務而發展的重要步驟是,努力組織和推動本國人力資源向私營部門傾斜,私營經濟部門是動力性經濟部門,這一部門可以利用這種人力資源。同時,他們的優勢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這不僅需要勞務市場的有效政策,也需要在教育制度和技術開發方面巨大的改革能力。此外,需要經濟上的遠見性和政治上的堅定性。
6、世界經驗清楚地證明,為使競爭力和技術向更高水平轉變,政府在提供便利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極端重要。海合會國家可以借鑒這些國家特別是新加坡的經驗。
7、實施外籍勞務來源的多元化,擺脫僅靠一兩個少數國家的勞務來源,以實現海灣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目標。
8、沒有合適的環境和對勞務的吸引力,我們不能想象勞務市場政策會取得成功。盡管本文沒有談及這一問題,但必須強調發展和實施法律制度的必要性,以保證本國勞務和外籍勞務在勞務市場的權利。(完)(賈春海)
(信息來源: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經商參處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