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與本報新聞招手停聯動,搗毀了兩個規模較大的“泔水油”加工點。
“泔水油”銷往何處
根據一群眾舉報,執法人員在薩區王家圍子附近野地旁找到了一個加工“泔水油”的
作坊。
這是一個近百平方米的院子,院內有一個直徑約2米的圓形池子,里面裝滿了暗黃色的泔水,泔水里還夾雜著筷子、塑料袋、衛生紙等。池子旁邊有一個燃燒著的爐灶,上面架著一口大鍋,鍋內的泔水翻滾著,散發出刺鼻的氣味兒。院子里還有幾個小山一樣的垃圾堆,周圍擺著20多個油桶。執法人員將一個桶蓋掀開,原來桶里是煉好的“泔水油”,呈橘紅色。
見有執法人員來檢查,作坊主馬某居然拿出一張蓋有“陽光服務公司”印章的協議證明,稱他們是合法經營。執法人員要求查看送貨單和賬單,馬某卻拿不出來。原來,協議證明只是一個“保護費”憑證。執法人員當即扣留了現場的所有物品。
富有戲劇性的是,當執法人員調查情況時,馬某竟然指證,舉報他的人也是開“泔水油”作坊的。
黑作坊“掛羊頭賣狗肉”隨后,執法人員在馬某的帶領下,來到了舉報人的“泔水油”作坊。
這個作坊在龍鳳區向陽村。當執法人員推開院子的鐵門時,一股惡臭撲面而來。院中間有兩個寬約2米、長約3米的大池子,里面裝滿了“泔水油”。一大堆臟乎乎的泔水桶以及用來煉油的木頭、樹枝堆在院子里,三輛用來收泔水的三輪車停在一旁。小院的一角還有一個用鋼板焊接而成的穹器,架在幾塊磚頭上,這就是用來提煉泔水油的“鍋”。鍋旁有一個長約3米、深約0.5米的土坑,里面是提煉后的泔水渣,散發出陣陣惡臭。
據知情人講,加工點的人把收來的泔水放到“鍋”里煮沸后,油就浮到了上面,將油和泔水分離后,油被裝入大桶,泔水渣則倒到了廢料池。
見到執法人員來檢查,一個操外地口音的男子走了出來,看到馬某后他開口就罵,兩個人吵了起來。在執法人員的制止下,兩個人才停止爭吵。操外地口音的男子拿出一個工商營業執照,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合法經營,但營業執照上的經營范圍卻與煉制“泔水油”無關。據執法人員介紹,這個加工點屬于超范圍經營,工商部門將依法對其作出處理。
“泔水油”銷往何處
檢查中,據其中一名作坊主講,如果經過深加工,“泔水油”可以煉成食用油,也可以摻在色拉油里出售。
經記者了解,那名操外地口音的作坊主來自江蘇省農村,一年前來到王家圍子租下民房,每天用三輪車從市里一些飯店拉回泔水,然后煉制“泔水油”出售。當記者問及“泔水油”都銷往何處時,江蘇男子閃爍其詞,避而不答,只說煉制好的“泔水油”都是以每桶百余元的價格出售的。后經記者一再追問,江蘇男子才不耐煩地說:“賣到市里一個油脂廠了。”
暴利吸引眾多不法商販加工“泔水油”可以說是無本生意。“泔水油”如果按工業油出售,每公斤價格只有1元左右;如按食品油出售,每公斤則高達8-10元。
記者在“泔水油”作坊與陽光勞動服務公司簽的協議中看到,每年加工點都要交給該公司6萬元錢,可想而知,他的利潤是多少。
據有關人士介紹,由于利益驅動,在我市,煉制泔水油簡直已經成為一個“行業”。
目前,這兩家“泔水油”加工點已被工商部門查封,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市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提醒廣大市民:如果發現“泔水油”黑作坊,請立即撥打舉報電話6363423。(信息來源:林甸縣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黑龍江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