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托起大農業--莘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紀實
火紅的五月,在莘縣走訪,蜿蜒成方的各色農業生產帶星羅棋布;一應俱全的各類涉農企業,“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里,“小而全”的傳統農業已沒用了痕跡,“大而專”的“鏈式經濟”正改變著這個傳統農業大縣的軌跡。
從地頭走向國外
莘縣光華鴿業是長江以北最大的集種鴿供應、技術服務、市場開發、產品回收與加工的鴿業集團,年發展農戶養乳鴿360萬只,然后加工成鴿精調味品、鴿珍、鴿肝等休閑食品,通過集團在上海的鴿工坊食品有限公司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
每逢香瓜收獲季節,莘縣分布在北京、廣州、石家莊、大連等地的100多名經紀人,迅速把各地需求的香瓜種類及數量及時反饋給縣香瓜運銷協會,協會則馬上安排有關人員組織貨源,包裝整理,法網目的地。
目前,莘縣奧登農業,澳星果業、金牌牧業、綠苑蔬菜等1000多家涉農企業和服務組織,有食用菌協會、綠色蔬菜協會、畜牧運銷協會等160多個覆蓋農業生產各個行業的民間合作組織。他們的經營和服務范圍包括了產品加工、運銷、技術服務、種苗供應、農資銷售等農業生產的所用環節。然而,這些門類繁多的組織和團體,通過“市場+經紀人+基地”、相關組織+基地等多種形式有機地組成了風險與共、利益均沾、互利雙贏的聯合體,有力擴大了小生產者的組織化程度,實現了與社會化大市場的對接,降低了生產風險。
優化資源配置
十八里鋪鎮郭莊村,鋪天蓋地的蔬菜大棚幾乎覆蓋了村里的所用土地,該村總人口數是314人,卻擁有大棚320個,戶均4個,人均1個,種子、農資、技術服務商在村里設有專門的服務點,附近有大型的農產品交易市場,村里的人全都種菜,人均收入7000元以上。
莘城鎮張屯村,村外駐扎著密密麻麻的大棚,與郭莊不同的是,這里大棚里是養的817肉雞,戶均一個棚以上。一棚雞從進棚到出籠的周期不到40天的時間,凈爭一萬元沒問題。雞苗、飼料、技術、成雞回收都送貨上門,是不折不扣的養雞專業村。
經多年的發展,莘縣不但涌現了200多個專業生產村、6個專業生產鄉鎮,而且專業化生產鄉鎮,而且專業化生產群體越來越大,在縣內形成了瓜、菌、菜、果、牧五大支柱產業的同時,香瓜、食用菌、西瓜、反季節蔬菜、畜牧養殖、等十大產業帶各據一方,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搞好軟環境建設
在農業產業化鏈條形成和壯大的過程中,莘縣各級政府的優質服務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保障作用。
為引來和壯大龍頭,他們努力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寬松的環境,最周到的服務,吸引越來越多的外來投資者和建設者投資建廠。為改變現有的生產條件,先后新建節水工程2000多畝,新建蓄水工程61處,新修公路800多公里;為保證生產質量,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先后有20多個產品通過了國家級“綠色”和“無公害”產品認證,并注冊了“莘綠”、“王公”、“仙果”等商標;并同國內外60多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經常性地請專家學者前來考察指導,及時引進最新品種和最新技術,經常性地進行技術普及活動,使農業科技普及率達到了40%以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信息來源:聊城市莘縣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山東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