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11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35個大中城市的消費者中,20.8%認為房價將繼續快速上漲;48.7%認為房價仍會上漲,但漲幅會回落并趨穩,預期房價還會上漲的消費者合計將近七成(7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新政接連出臺,而且都是“連環組合拳”,力度不可謂不大,但七成消費者依然認定房價將成繼續上漲之勢,可見大多數人對房產調控政策能夠取得實效信心不足。
在這當中,不能說“房價繼續上漲”的輿論沒有起到作用。房地產商為了自身利益自然會不竭余力大造輿論,部分專家也為“房價繼續上漲”論推波助瀾,叫嚷“房地產漲幅將在比較理想的范圍內”。一些國家工作人員也在媒體上積極撰文,發表“房價肯定還要上漲”的個人觀點。所有這一切都不能不對消費者產生影響,使他們“從理論上”對房價存在穩定乃至下跌空間產生懷疑。
消費者對房價保持穩定信心不足,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對地方政府信心不足。不是擔心地方政府沒有能力平抑房價,而是對他們會采取得力措施落實調控政策感到懷疑。這種懷疑是建立在地方政府是高房價的受益者基礎上的,因而消費者“固執”地認為地方政府不會放棄既得利益。沒有地方政府的具體落實,中央調控政策難以落到實處,“縣官不如縣管”,因而消費者擔憂好政策會在地方政府的小算盤前化為烏有。
從深層次看,消費者對在他們與房地產商的利益博弈中,地方政府會傾向于維護后者利益感到擔憂。地方政府能從地產商人的發跡中得到好處,而普通群眾的安居對他們的仕途通達卻沒有什么助益,因而行政的天平難免朝著地產商人這邊傾斜。自房產新政出臺以來,部分地方政府“護市”、“救市”心切,甚至使新政中一些有力措施流于形式,即可看出他們對中央調控政策陽奉陰違,是為了維護誰的利益。在這樣一種市場與利益格局中,要能使消費者對房價保持穩定充滿信心確乎很難。
從權力與政府的根本屬性來看,在一個法制尚不健全,對權力缺乏有效制約,尤其是官員前途命運不能真正掌握在民眾手中的社會中,權力與資本的聯姻幾乎會是不可避免,利益受損的群體也注定只會是廣大群眾。這或許才是廣大群眾對良好政策的落實信心不足的制度性根源。
但大多數消費者現在選擇持幣觀望,又表明盡管他們信心不足卻又充滿期待。對于他們的苦心孤詣、翹首以待,作為“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各級政府無權辜負。
(信息來源:固原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