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三條新聞讓人感慨不已。
其一,曾被譽為“神童”的東北男孩王思涵,當年以14歲的年齡和高考成績的高分數(shù),考入沈陽工業(yè)大學。然而,入學后成績每況愈下,今年本應大學畢業(yè),卻因為多門功課成績零分而被學校“責令退學”。
其二,名聞全美的內布拉斯加神童布雷默,日前在家中以手槍射擊頭部自殺,死時14歲。據(jù)報道,布雷默1歲半自己學會讀書寫字,3歲彈鋼琴,4歲起就是鋼琴比賽常勝將軍,10歲高中畢業(yè),常開音樂會,從射箭到攝影,諸藝精通。
其三,據(jù)報道,一工程師在北京推出了一個“日出計劃”培訓機構,任務就是大批量“制造神童”。據(jù)該工程師介紹,如果對孩子進行連續(xù)的培養(yǎng),到10歲時知識和智力水平將超越大學生。目前該培訓機構共有160名學員,最小的9個月,最大的10歲。
總體而言,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發(fā)展都是有規(guī)律的,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世界上除了上帝,都是凡人。但“制造神童”、“打造天才”之類的豪言壯語和美麗泡沫,總吸引著很多家長愿意出高昂的學費將小孩送去“制造”,實在讓人看不懂。應該承認,對兒童的早期教育有利于兒童大腦發(fā)展和促進智力的提高,但早期教育一定要適度,絕不能拔苗助長。古今中外的事實一再證明,不能把人當成可以預先設計的模具,必須考慮到孩子各個年齡階段智力、道德的發(fā)展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需要花時間在連續(xù)的社會實踐和不斷的觀念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
正如有人指出,王思涵看似神童,實際只是集中學了幾門功課而已,知識量并不比同齡人多,其實只是個被培養(yǎng)出的畸形的可憐孩子!布雷默有時無意中顯出這世界對他太小的樣子,形容自己屬于“瀕臨絕種物種”。不管是比同齡人知識量多還是少,也不管生活單調或豐富多彩,他們都生活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脫離了生物上的人應有的發(fā)展軌道。人們先是驚羨表面的新奇,后又哀嘆命運的悲涼,實質上,反映出認識上的誤區(qū)。
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的手段,不是萬能的上帝。家長們要明白,科學的教育觀對于引導孩子形成優(yōu)秀的品格是至關重要的。
拔苗的農(nóng)夫荒廢了時日,而沒有了收成。家長們小心啦,別花了心血,害了孩子!
《市場報》 (2005年07月15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