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訊(記者劉杰)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已近尾聲,今日深市最后兩家試點公司公布了股改方案,與魯西化工10送3的平淡方案不同,農產品拋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改革方案,它既不送股、不縮股也不派發現金,而只有幾個承諾。
昨天公告內容顯示,農產品的改革方案沒有采用送股縮股或派現以至權證等對價支付方式,而是承諾在實施之日起的第12個月的最后5個交易日內,流通股股東有權以每股4.
25元該價格將在公司實施現金分紅、送股及公積金轉增股本時作相應調整的價格將持有的股票出售給深圳市國資委。深圳市國資委同時承諾,在國家股股份獲得流通權之日起三年內不通過交易所掛牌出售股份;在國家股股份獲得流通權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其后兩年內如需減持也將通過大宗交易、戰略配售的方式進行,且減持價格不低于承諾的購買價格。
照此來看,農產品的長期投資者是不是一年內可以安心“睡大覺”呢?業內人士對此保持謹慎。國海證券的一位分析師表示,雖然農產品的方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也正因為該方案的與眾不同,中小散戶如果習慣了送股而不能接受,能否獲得流通股股東通過還面臨很大風險。
新時代證券高級分析師郝曉輝表示,初步感覺方案很適合這種流通股比例過大的上市公司,但是通過看農產品的股價走勢圖發現4.25元的價格還是不高。因此只能說公司找到了合適的思路但不是合適的價格,因為4.25元的價格幾乎接近是多年來的最低點。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擔憂,他指出,這種離凈資產十分接近的回購價格很容易產生大股東操作的嫌疑,因為大股東可以想法利用關聯交易在12月到期前把凈資產增厚,股價自然超過4.25元。另外,當股改實施第13個月后,股價一方面失去了保底價的支撐,同時還要受到流通股擴容的沖擊,投資風險較大。
J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