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門深刻的學問,真正的閱讀者,要調動“精”“氣”“神”,要善于與時間捉迷藏,要在心靈中苦心孤詣地雕刻。打個比方,一本書是斷臂維納斯,閱讀者就像那為彌補失去的空間而神迷心醉的游客,被折磨得寢食難安、骨瘦如柴。如果這是一種病,它的名字很優雅,叫做“相思病”。
但是,閱讀永遠誘惑著我們。一本書所折射的遠方之美,世間無物能敵。
揣一本新書躺在春天的陽臺,書頁中,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像一畦祖母的菜地,披紅掛綠,絲瓜、茄子、青菜、水井、井水映出的藍天,一顆顆文字像種子,雖被籬笆緊緊圈著,卻忍不住奔命地開花拔節。風吹來,是春天毛茸茸的風,“風吹哪頁翻哪頁”(狄金森),沙沙,沙沙,陽臺變成了鄉下的果園,新一天的夢,從這里開始。
一入秋,水落石出,木葉嗚嗚,霜降使大地一片蕭索。這時候,有什么比一本老書更能令心境平和?猶如陳釀一杯,余味綿長。讀老書,適宜于在收割后的田野,在老家的村路,在公園長椅,在青石巷邊,在人所難至甚或不可至之處,隨意隨心,像泊一葉古色古香的扁舟,漣漪朵朵,一勾新月天如水。那文字似乎泛黃了,干枯了,但一團子古意,仍舊滿了溢了泅化了,鼓脹得書頁快要開裂。
閱讀同樣也激勵著我們。文字的力量常常不是通過肉體感官體現,而是源源不斷地潛移默化。書中有人,人在書里,書人合一。這“人”,是作者,更是閱讀者。讀《巴黎圣母院》,在道德與罪惡的較量中,一位丑陋而善良的敲鐘人伽西莫多,給美的分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讀《史記》,在歷史長河中閃現的各色人生,我們不免要思考生與死的大問題。讀《少年維特之煩惱》,讀出了純真的青澀之戀,讀《飛鳥集》,讀出了博愛和仁慈,讀巴金《隨想錄》,沉重得憂傷,在憂傷在奮進。所有的好書,都將給我們的骨骼補鈣,給心臟輸血,教會我們怎樣靠近本真生活。這種美,源于廣袤的自然,成熟于和諧社會,浸潤了思考的智慧,所以它的力量得以永恒傳承。
從另外的角度說,閱讀之美在于已知。倘若一本書,以個體的體驗契合了大眾的經歷和生活,它不單單是原生態的,也混合了時代囈語、夢寐、美好、丑惡、自私、悲歡,它就不單單是現世的,還是未來的。因為已知,于是喚醒我們對自身的記憶。
閱讀之美更多的在于未知。對于思想的窮人,閱讀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我們所未曾歷練的神秘,給閱讀構成了挑戰,作者在顛峰冒險,閱讀者在迷宮探險。如果說已知是種存在,是事實,未知的東西則不斷地修正讀者認識的偏差,反復校正前路的風景,引領人類的物質和精神走向。
就這樣,一本本書,一個個腳印,在無路的地方踏出了一條條路。我讀,故我在。
《市場報》 (2005年07月13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