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機長的人力資本屬于誰?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2日 02:40 每日經濟新聞

  據報道,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一名機長在2004年底向公司提出辭職,但公司要他賠償804萬元后,才能為其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航空公司方面明確表示:機長單方面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停止了正常的工作,不僅給航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也是國有資產的流失。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有一個基本前提,即機長的人力資本屬于誰。

  現代經濟學的一項最大發現就是,人本身具有經濟價值,它是現代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或者說,具備知識和技能的人力資源具有生產性和資本性。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不僅引申出了人的教育和培訓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也引申出了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在于人力資本有效發揮的條件。因為,這些條件不僅影響到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效果,也影響人力資本本身的形成。

  正如周其仁教授指出的那樣,作為天然屬于個人的人力資本,諸如勞力,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學習能力,以及努力、負責、創新、對潛在市場的敏感性等一切具有市場價值的人力資源,不但總量附著在自然的個人身上,并且只歸個人調用。因此,在個人產權得不到社會法權體系承認和保護的場合,個人可以憑借其事實上的控制權“關閉”有效利用其人力資源的通道,從而增加別人利用其人力資源的成本,降低人力資源的價值。

  從上述理論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在現代社會中,市場的競爭就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哪家企業掌握了有效的人力資源,哪家企業就有好的市場競爭力。因此,航空公司通過正當或不正當的方式來挽留人才,有情可原。但是,人力資本是天然屬于個人的,是天然依附在個人身上的。如果企業不能夠為人力資本有效發揮創造條件,這種人力資本不僅不會成為企業的財富,反之會成為企業的負向財富,個人會把自己的人力資本“關閉”起來而不發揮作用。計劃體制下的國有企業的情況很多就是如此。因此,企業要把人力資本挽留下來,并非僅靠限制其流動就能達成目的,而是應該提供一套人力資本運作的有效的激勵機制,否則一定會事與愿違。既然人力資本天然依附在個人身上,它的供給水平完全由個人決定。因此,機長的人力資本完全是屬于個人的東西,與國有資產毫不相干,機長的流動根本就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這完全是一個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借口。

  其次,人力資本的構成除一般知識外,還包括個人的經驗、意志與情感等多方面的默示知識,特別是對一個特別專業化的機長來說更是如此。對于一般的知識,可以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來獲得,但對默示知識來說,它則是個人從多方面的條件養成與積累起來的。因此,機長的人力資本并非僅是國際航空公司培養之結果,而由多種因素造成。假定機長要退出這家航空公司,所要承擔的違約成本也僅是國際航空公司所支付的部分成本,而不是機長人力資本全部成本。比如說,國際航空公司通過合同的方式要求機長在接受培訓后為公司工作十年,十年時間內離開公司則要求支付教育培訓費,十年之后個人可以自由選擇職業。但國際航空公司以個人根本無能力支付的違約金來限制機長的流動,這不僅在學理上不通、規則上不法,還可說是對個人人力資本的一種挾持。

  總之,國際航空公司以機長無法支付的賠償金額來挾持人力資本,于理、于情、于法不合。

  作者:易憲容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