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機會減少警惕個股風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11日 11:48 證券時報 | ||||||||
投資趨脹與消費趨縮跡象并存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幅先揚后抑,到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8%,這是該指標連續4個月下降,且連續7個月低于5%,從而進一步解除了加息信號,緩解了通脹壓力。另外,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卻呈現逐月攀升的勢頭,二者之間所呈現出來的“剪刀差”,是自1996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和強度
目前我國經濟的增長模式主要靠出口和投資,而消費的拉動作用一直不強。宏觀調控的目的是為了使投資降溫,投資對經濟的拉動預期將會降低。一旦人民幣貨幣升值,下半年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 宏觀經濟的上述問題,對產業經濟的影響巨大,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很難找到像“五朵金花”景氣度高和盈利能力超出平均利潤率的行業,投資機會將會散布于個別上市公司之中,而且機會也將減少。 后股權分置時代應提防風險 下半年影響股市的政策面因素仍然很多,而影響最大又處于核心地位的問題,當然是目前正在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 現代財務理論將風險定義為預期結果的不確定性,而目前改革所引發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既有整個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有具體股票的不確定性,均是投資者不得不面對的。這種不確定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全流通預期所引發的擴容對大盤的影響是不確定的。股權分置改革結束之后,股市將進入全流通時代。由于目前非流通股的數量是流通股的兩倍左右,全流通必然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擴容,它對市場的影響程度如何?是否必然引起大盤的下跌?如果下跌的話,跌幅多大?這些問題目前來看都是難以測算的。 1999年以來,上市公司年平均融資額1360億元。除了市場行情異常火爆的2000年,其它年份的融資額都不超過1200億元。而目前非流通股的市值在兩萬億元左右,如果在一個不長的時間內部分流通的話,這種壓力顯然不容忽視。 假如全流通的進程“足夠長”,則流通股投資者未必會有損失。股價是由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影響方式是非常復雜的。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其定價的基礎,但短期來看,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了股價的升跌,而全流通的預期可能改變短期的供求關系。這里“短期”兩字非常重要,假如說全流通是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完成的,對供求關系的改變是緩慢的,則全流通因素對股價造成的影響就不會很大,相當于目前的正常擴容。而以后數年內究竟有多少非流通股不會流通,其數量不可預測,因此,具體擴容量的大小和影響充滿了不確定性。 第二,對價補償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手中持有的股票將會迎來什么樣的股改方案,非流通股股東會支付多少對價,這都是無法分析和預測的,而這直接關系到這些股票短期內的漲跌強弱。所獲得的對價能否補償二級市場股價波動可能造成的損失,同樣也是不確定的。這是投資者所要面臨的最主要的非系統風險。 其他政策因素對市場的影響 除股權分置改革以外,政策面還有很多因素將會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這些因素主要有: 國有資產戰略布局調整。股權分置改革使國有股獲得了流通權,增強了國有資本的流動性。在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以及國民經濟基礎性和支柱性行業,國有資本要保持比較高的控股比例;對一般性行業和領域,國有控股股東應根據“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合理確定最低持股比例,做到進而有為,退而有序。可見,重要行業、支柱行業的優勢企業國有股減持的比例很小,甚至還有可能增持;而一般性競爭領域的企業,則存在國有股退出的壓力。 合規資金入市。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鼓勵合規資金入市,是管理層的一貫政策。而社;、保險資金的謹慎心態,則反映了大型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環境的顧慮。隨著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逐步增強,機構資金的入市熱情也會不斷提高。 金融產品創新。金融產品創新是刺激市場活躍、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手段。2005年下半年有望推出權證,其它衍生產品也有望逐步推出。通過金融產品創新,可以吸引大量的新增資金入市,封閉大盤的下跌空間,保持市場交投活躍,增加交易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