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的7月11日,是舉世聞名的中國航海家和外交家鄭和七下西洋首次出航的日子。鄭和當年途經的亞非許多國家都舉行了紀念活動。我國更以“熱愛祖國、睦鄰友好、科學航海”為主題,聯合17個有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隆重的紀念活動,從今年起將這一天定為“航海日”,同時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
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鄭和每次率領27000人以上的船隊遍訪亞非30多個國家
和地區,遠達紅海與非洲東南岸,據傳甚至到過南極和澳洲。其船隊規模之宏大,航海技術之先進,組織指揮之嚴密,都是當時其他海內外遠航活動所無法比擬的,遠在歐洲人所謂“地理大發現”的大航海之先近一個世紀。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曾說過,“恐怕明朝明成祖時候,鄭和下西洋還算是開放的。成祖死后,明朝逐漸衰落,中國被侵略了……如果從明中葉算起,有三百年的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不開放不行……你不開放,再來個閉關自守,五十年要接近經濟發達國家的水平,肯定不可能。”有人說,鄭和時代是中國大明朝向世界開放邁出的一小步,而鄧小平時代則向世界開放邁出了的一大步。
鄭和下西洋這一曠世之舉,最為引人關注的還是貫穿始終的中華民族的“和”精神。
明成祖朱棣在派鄭和出使時曾經說過:“今遣鄭和赍敕普諭朕意,爾等只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鄭和七下西洋所率“舟師”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但他“不窮兵,不疲民,而禮樂文明,赫昭異域”。所到之處,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宗教文化,國家不論大小,人民不論多寡,一道“共享太平”。在與他國的商貿往來中,以誠相待,平等交易,互惠互利。因此深受各國歡迎和尊重,被視為仁義之邦。
李約瑟曾評價,“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中國古代的皇權帝術常被分為“王道”和“霸道”。王道,群經之首《周易》就是“自強不息而厚德載物”,儒學核心則是“仁者愛人”,兵家則追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相反,霸道則是“耀武揚威”、“窮兵黷武”,采用暴力征服。從歷史經驗教訓看,遵王道者民富國強,長治久安;而行霸道者則“勃似興而實亡忽”。因此,以和為貴的“王道”自古就是歷朝大多帝王所首選。
明憲宗朱見深曾為其有名的“一團和氣”圖題記道,“合三個以為一,達一心而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和以召和,明良其貴,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
鄭和西洋之行所建立和代表的正是中國傳統的王道,即“和”的“共生哲學”——仁者樂山,山資眾生;智者樂水,水容百味。鄭和通過和平外交、公平貿易和文化交流順利實現了當時“四夷臣服,共享太平”的國家理想。
“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今天,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建設和諧社會,倡導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根本上就是要把中華文化中“和”的民族精神發揚光大。這或許才是鄭和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紀念鄭和最有價值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