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防止經濟運行中衰退性因素向全局蔓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8日 15:03 上海證券報

    一、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進入放緩期

    從1953-2001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總共經歷了9次經濟周期,其間只有1982-1986年周期上升階段長達3年,其余8個周期上升時間只有1-2年不等。從2002年開始,我國進入第十個經濟周期,2002-2004年 G D P增長速度依次達到8.3%、9.5%(見中國統計摘要2005)和9.5%,至今已經經歷了3年上升期。從歷史經驗來看,期望2005年再次成為上升期

的第4年,完全是一個小概率事件。

    事實上,從2005年開始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已經開始進入增速放緩期。統計數據表明,最近一年我國工業企業效益明顯下滑。2004年5月,我國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加33.66%,利潤總額同比增加43.67%,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0.42%,而2005年工業企業對應指標分別為27%、15.8%和56.1%。

    進出口方面,在2005年出口增長幅度基本維持穩定的同時,進口增幅較2002-2004年明顯回落:2005年1-5月,進口增幅僅比去年同期上升13.7%,而2002-2004年進口增幅分別為21.2%、39.9%和36%,至少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內需不振因素。

    貨幣信貸方面,2005年以來人民幣信貸增幅連續5個月回落,由去年12月的14.5%下降到今年5月的12.4%。人民幣信貸余額1-5月累計僅增長0.9萬億元,5月份信貸余額甚至由4月份的18.69萬億元下降到18.63萬億元。按照年初制定的貨幣信貸預期目標,狹義貨幣供應量 M1和廣義貨幣供應量 M2均應當增長15%,全部金融機構將新增人民幣貸款2.5萬億元。人民幣信貸增長明顯過緩,延續下去可能造成信貸的過度緊縮,抑制經濟穩定增長。

    在投資領域,與2005年4月相比,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已經由25.7%上升到5月的26.4%,但是2004年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從1-2月的53%猛降到5月的18.1%,考慮到去年同期基數偏低因素,今年5月投資增幅的上升就有非常大的水份。

    二、宏觀政策要防止宏觀經濟衰退性因素的全局性蔓延

    基于上述分析,2005年宏觀經濟政策應當強調溫和適度,防止經濟運行中衰退性因素出現全局性蔓延。

    在金融貨幣政策上,要做到多管齊下,保持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一是近期不宜再提高普通存貸款的基礎利率,繼續降低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利率,甚至可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將超額準備金利率降為0。去年針對一些過熱行業實行的信貸管制現在也應適度放松。二是商業銀行改革過程中既要強調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較低的不良資產比率,也要強調經營績效,鼓勵銀行積極拓展貸款業務。三是鼓勵發展地方銀行和民營銀行。加快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決議,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造。在加強監管和保持資本金充足的前提下,穩步發展各種所有制金融企業。四是積極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例。應當改革企業債發行審批制度,簡化程序,并逐步擴大債券利率浮動上限直至完全放開。我國企業融資過分依賴銀行貸款,大力發展債券市場,不僅能有效分散金融風險,而且可以對銀行產生競爭效應,有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在財稅政策上,前一段時間出臺的房地產稅收政策非常值得關注。按照有關規定,個人購買住房不足2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對打擊住房投機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上面稅收政策僅屬于政策微調范疇。實際上,我國現行的房地產稅收制度還遠不完善,提高不動產的持有成本將是大勢所趨,并對穩定房價和保障房地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但目前全面改革我國房地產稅制,對宏觀經濟將施加一種緊縮作用。由于對經濟沖擊較大,從經濟周期角度出發,其出臺選擇在治理這次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之初為佳。在房地產稅制微調對房價上漲已經初步發揮作用的前提下,不宜進一步再下猛藥。此外,即使建立完善的不動產稅制,也要考慮它的長期穩定性。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已經表明,財稅政策的制定總是要考慮其市場中性,不宜作為宏觀調控的杠桿反復頻繁變動。換句話說,政府相關部門不能通過不動產稅的時有時無來調節房地產市場的冷熱。

    除了房地產稅制之外,最近還應加大增值稅從生產型向消費型轉換的推進力度,起到防止投資過度下滑的積極作用;還應加快推進內外資企業稅率并軌,減輕由于當前巨額外匯涌入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壓力。

    三、繼續推進各項改革,延長宏觀經濟增長期

    雖然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出現一些小的波瀾,但經濟基本面仍然較好,為加快經濟體制改革創造了有利時機。最近兩年,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應當深刻反思其他領域一些改革無法推進的深層原因,全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紤]到未來宏觀經濟走勢,今后一段時間特別應在發展非公經濟和深化投資體制改革上取得實質性進展,為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一方面,應當允許非公所有制經濟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行業和領域。放松政府管制已經成為提高我國經濟活力的重要手段,但對于壟斷性行業改革來說,當前只強調了"重組",而忽略了"準入"。除了具有自然壟斷特性的領域,例如電網保持國有控股外,其他領域應對民營資本開放,建立公開、透明的準入制度。目前這項改革之所以推進緩慢,與政府立法和有關部門的認識誤區密不可分。

    首先,我國《反壟斷法》至今沒有出臺,不利于從法律制度上保障市場競爭的全面引入。其次,公眾和政府部門對非公經濟的歧視不可能在短期消除,而且也沒有一部法律法規保證民營經濟必須與國有經濟擁有平等的行業準入權,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在壟斷行業改革中將民營經濟準入提到戰略高度,首先成為重視民營經濟的表率。

    另一方面,應盡快在我國投融資體制改革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目前投融資體制改革之所以沒有完全到位,雖然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但更為重要的是與有關政府部門的實際利益密不可分。2003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投資和貨幣信貸猛增問題,放棄對企業投資的審批可能會導致投資失控。而2005年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給投融資體制改革創造了有利時機,建議有關政府部門從經濟體制改革大局出發,盡快實行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進一步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進一步實現從政府配置資源到市場配置資源的過渡。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宏觀調控新聞 全部貨幣供應新聞 全部反壟斷新聞 全部稅收新聞 全部貨幣供應量新聞 全部貨幣政策新聞 全部進出口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