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投資少,但是見效快;雖然溫棚土,但是效益高。去年10月土法上馬的1畝溫棚茄子,到現在毛收入達到1.5萬元,相當于十幾畝莊稼的收入。”農墾渠口農場園藝一隊職工李樹彪喜滋滋地對記者說。
農場蔬菜公司經理樊琪告訴記者,像李樹彪這樣種植茄子的溫棚,目前全場已經有212個,每天有7000公斤左右的茄子運往銀川市北環蔬菜批發市場。隨著蘋果市場的萎縮,渠口
農場把眼睛瞄在了溫棚蔬菜種植上。發展溫棚蔬菜是農場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建造溫棚一次性投入太大,職工難以承受;同時,農場地處黃河岸邊,有著高寒的特殊氣候,很容易將溫棚后墻凍透,難以保證棚溫。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并有專家參考意見的前提下,農場組織技術人員設計出了具有農場特點的溫棚,后墻墻基為2.4米、上部為0.8米,確保了冬夏溫度適宜。比起高檔示范溫棚,這種溫棚每個要節約投入1萬多元。農場采取銀行貸款138萬元、職工自籌25.6萬元、農場補貼22.5萬元的辦法,保證了資金投入。農場經過多方比較,選擇了個體大、著色好、口感爽的茄子新品種,一上市便受到消費者歡迎。看到溫棚茄子效益高,很多職工心動了。1997年畢業于寧夏農學院園林系的大學生張磊先后擔任過渠口農場技術員,在銀川市開過超市。2004年他回到了農場種植溫棚茄子,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他種植的3棚茄子收入1.8萬元。
(信息來源:吳忠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