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耿彩琴)每年6月底結息一次的活期存款利息計息方式將從今年9月21日起變成每季度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次日付息。這意味著活期存款每年1次結算利息改成了4次。記者昨天從央行營業管理部了解到,該部已經把相關通知轉發到了本市各商業銀行。
活期利息“利滾利”機會增多
目前,活期存款為按年結息,即每年6月30日為結息日,7月1日計付利息。調整后,每季度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次日付息。其中,個人存款按結息日掛牌活期利率計息,單位存款在計息期內遇利率調整則分段計息。據商業銀行人士計算,按照新的規則結息,相當于活期存款利息多了幾次“利滾利”機會,1萬元活期存款年增利息0.12元。
記者了解到,調整后的有關方案將于9月21日起執行。部分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基層機構執行個人活期存款按季結息的時間最遲至2006年1月21日。
5類存款計結息規則下放給銀行
據了解,央行此次調整計息方式還涉及國內銀行的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定活兩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等存款種類,只要不超過央行同期限檔次存款利率上限,計、結息規則由各銀行自己把握。
有分析認為,這次調整意味著央行部分下放了除活期、定期整存整取兩種存款以外的“利息定價權”———對于同一存款種類,各家銀行之間將會出現付息方式的差異,從而使儲戶的最終利息收入并不相同。
但事實上,央行利率市場化的步伐遠比目前的市場現狀快。早在去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0.27個百分點的同時,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實現了“放開下限,管住上限”的目標。
利率市場化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
到不同銀行去存錢,可能會得到不同的利息;存錢太少可能還得向銀行交錢;不同的人貸款買房銀行開出的利息也不一樣……這是居民目前能感受到的利率市場化。比如,在美元1年期以上的存款中,銀行開的利息已經相差數倍。
本月1日起建行在深圳和四川對日均存款500元(深圳)、300元(四川)以下的人民幣個人活期存款賬戶開收每年10元的賬戶管理費,這也是在利率市場化前提下的一個動作。在深圳,小額賬戶中的活期存款,只能得到0.01%的年利息。這和當前銀行普遍0.72%的活期年利率相差70多倍。
央行貨幣政策司有關負責人此前在北京的一次研討會上說,利率市場化誰也躲不過去。他同時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今年、明年、后年三年內,各家銀行進入消化央行放開的政策階段。
看來,銀行自主定價,居民貨比三家將成為趨勢。網絡編輯:劉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