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本報訊“20%的高端客戶創造了80%的利潤。”當這一“二八定律”被銀行界普遍認可時,高端客戶終于成了銀行眼中不可或缺的香餑餑,一場富人客戶爭奪便狼煙四起,越來越多的為高端客戶服務的理財中心的成立就是最好的例證。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理財產品就如雨后春筍般被銀行變著花樣推出來,上半年外匯理財異軍突起后,10月份人民幣理財產品席卷全國。也是從這個時候起,高端理財產品不再
是陌生事物,但是與外匯理財產品最低100美元的低門檻比,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門檻一再被銀行提高。特別是在幾家國有銀行介入后,人民幣理財產品起點一下子提高到5萬元。
有銀行人士分析,國有銀行推出人民幣理財不在于阻攔儲蓄分流,而是借機鞏固高端客戶,其之所以沒有將人民幣理財當作主打產品又不肯放棄,還是因為中小散戶對銀行主體利潤影響不大,當外資銀行、股份制銀行紛紛將目標直指高端客戶理財服務時,國有銀行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高端客戶身上。
據悉,銀行將人民幣理財作為一項高端產品推出,只是對銀行經營品種的一種拾遺補缺,借此滿足一部分客戶需要。不管是開設理財中心、開發理財產品,還是業務領域之外的貴賓服務,銀行的目的就是一個:抓住20%的高端人群,因為這集中了銀行80%的市場份額。
那么高端客戶到底有多少呢?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家庭年收入6萬至50萬元”為中等收入群體的標準,我國現在已有超過2000萬人處于中產階層或以上的水平。
省工行有關專家說,此前銀監會已經作出開放外資銀行業務區域的決定,中資銀行在競爭方面的壓力由此日益明顯。走中高端路線便于管理,銀行服務的壓力相對減輕,有利于服務質量的提高,但在外資銀行尚未大規模開展此業務的有利形勢下,爭取更多的高端客戶,也是為中資銀行贏得更多的機會。
(藕海濱)
(來源:合肥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