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房產市場新政中,“對二手房交易強制征收20%個人所得稅”這一規定,曾一度被視為打擊投機、炒作行為的“有力措施”之一。國內部分城市如南京市在剛出臺此規定時,更是被媒體、輿論譽為“出臺了整頓房產市場的‘狠招’”。如今,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正式表態,“對于二手房交易中收取個人所得稅只是個別地方的試點”、“目前國家沒有考慮這個事”、更“沒有推廣時間表”。
其實,早在劉副部長此番表態之前,南京市此“狠招”僅僅正式實施半個月(從6月1日至6月16日),即匆忙宣布取消;而實行此政策比較早的杭州市,也不過才實行了8個月就劃上了休止符。
迫使這項政策“無疾而終”的當然還是“市場的反應”。“有的房主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暫時不賣,限制了二手房市場更活躍地交易”,這是有關專家的分析。僅僅半個月,夠“暫時”了吧?如此說來,投機與反投機的交鋒或博弈甫一開始,一項旨在反投機的新政策就先繃不住了。這讓人無論怎么想,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有意思”的顯然還不僅在于此。此事或許將引起人們更深入而豐富的聯想。一個疑問其實早已懸在人們心頭揮之不去,那就是,今年最主打的一個關鍵詞———“房產新政”,究竟要往何處去,還能行多遠?
雖然一項規定被廢止(或虛設)與房產新政整體走向,或許缺少必然的關聯,目前也并沒有明確的證據能對這種“無端的猜測”加以證實,但這已經足以引起人們的憂慮。我們都還清晰地記得,在有關方面宣布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伊始,就一再強調“穩定”這一提法。就是這位劉志峰副部長,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房產新政“旨在穩定房價,并非打壓房價”。事實是,“房價不但沒有穩定,反而大幅上揚”,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就像是“打在了棉花上”,房地產開發商、投機炒作者在這種言談的一再安撫之下,很是不給面子。
此前,人們多對新政抱有太大期望,期望的內容,其實誰都心若明鏡。事實上,正是那種期望才導致一段時期以來的觀望,這原本就與投機者的“等等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必須明確的是,投機行為的廣泛存在,始終是這個市場的本質或關鍵,而調控的根本意義之一正在于抑制投機、減低投機成分,或說擠干“泡沫”,清凈市場。然而,當市場的各方主體都還沒有“等不及”的時候,政策倒先沉不住氣了。
誠然,由于各方利益無法達成一致,二手房交易市場上出現了短暫的冷清。可就算是這樣,又能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投機者已經受到打擊主動消失了?說明房價已經回歸理性,新政已經達到預期目的了?如此結論顯然為時尚早。
取消征收二手房交易中的個人所得稅,或許從短期來看,交易方可以不必為這筆稅賦由誰承擔再較勁,交易或可順利進行,連中介包括在內,似乎均可“皆大歡喜”,二手房市場也可以重歸“繁榮”。然而,從長遠看,由于交易的順利進行,投機者便可以輕松實現資金回籠,繼而更有力量投入到新一輪的投機炒作,市場“泡沫”勢必繼續膨脹。話再說回來,銀行存款那一點少得可憐的利息,尚且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賣房子那么一大筆可觀的贏利,反而不用交稅,這算哪門子道理?“窺一斑而知全豹”,由此亦可推知,政策始終在搖擺不定,不能一貫而終。
從最初的僅是出言安撫,發展到現在的各地紛紛付諸實際行動———廢止(美其名曰“暫停”)或無限期擱置新規觀之,對投機行為的種種遷就,反襯出此番新政的淺嘗輒止。不難想見,只知一味安撫、退讓,市場結構永遠不會有機會重整,改變供求關系也是一廂情愿,價格基本穩定更是癡人說夢。如此,人們對“打擊炒作”最終將成為一句空談的擔心,恐怕并非空穴來風。
(信息來源:銀川市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寧夏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