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下旬棉花還是國際商品期貨中基金最為看好的品種之一,基金對棉花的投資熱情僅次于黃金和白銀。原因是紡織品配額取消后基金看好中國的棉花消費。但在5月底受歐美對我紡織品出口特保設限利空打壓,紐約棉花和鄭州棉花期價大幅下挫。國際棉花期貨價格回到了今年年初的底部區間上沿。之后隨著中國需求的恢復和美國政府“Step2棉花補貼方案”的確立,NYBOT期棉價格強勁回升,基金再度重返棉花市場做多。美盤期價兩周時間里從46.55點上漲至52點。在此期間鄭棉走勢卻顯得異常沉悶,不但與國內現貨價的走高相背離,也
不理會國際棉花期貨價格的走高。而這一切在上周五的下半場交易中有了改變,鄭棉期價當日止跌回升一路走高,而且尾盤還出現了搶盤現象。
這是否意味著鄭棉期價筑底成功,步入升勢呢?從紐約棉花連續走勢圖上確實有此跡象,長期圖表上底部逐次抬高,長期均線系統走平并出現上翹,都是中期看漲的信號。然而上漲的動力將來自哪里。與其他農林產品相比,棉花行情的不確定性是大還是小呢?
筆者認為棉花價格上漲的根本動力仍然是來自中國的消費需求,這從美國棉花出口量與基金持倉的聯系可以看出來。截至6月23日這一周,美國簽約出口陸地棉69333噸,是前一周的兩倍,并高于四周平均裝運量10%。中國進口量也大幅增加,達到56292噸,是前一周的2.5倍,占當周陸地棉出口總量的81%而截至6月24日,紐約棉花期貨投機凈多頭率為8.6%,較前一周再次大幅增加8.1個百分點。
與其他農林期貨品種相比,棉花下游行業的消費需求對外依存度要大的多,如服裝的出口依存度為71%。出口密集型行業面臨的一大問題是,2002年以后中國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升,但出口商品價格未能上漲,甚至就在最近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開始后,中國的出口商品價格還在下跌。這事實上說明了雖然企業的銷售量在不斷增加,但整個行業的生存環境卻越來越嚴峻。
對包括紡織和服裝業在內的出口導向型行業來講,未來的市場系統風險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人民幣升值和高成本時代的挑戰。在國內所有期貨品種中,人民幣如果升值,價格受打擊最大的必然是棉花價格,因為紡織行業的出口依存度最高。雖然各方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極為強烈,但筆者始終認為人民幣升值短期內是不會出現的,至少年內升值的可能性極小。這一方面是由國內金融系統壞賬率高的現狀決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在人民幣與美元掛勾的匯率體制下,美元的上漲事實上已經帶動了人民幣對美元以外的貨幣的升值,如果美元能夠走入上升周期,那么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越來越小。
由于我國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度,名義匯率與美元掛鉤。這樣,中美兩國國內通貨膨脹率的變化就將導致人民幣與美元實際購買力的變化。如果中國的通脹率高,美國出口的商品就會相對便宜;如果美國的通脹率高,則中國的出口商品就會相對便宜。在匯率固定不變的情況下,進口成本的增加和國內通脹的提高必然增加出口型企業的成本,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中國紡織企業將難以繼續憑借價格優勢搶占市場,高成本時代的挑戰,則需要中國經濟真正轉變增長方式。因此對中國企業來講,這將比原來經濟從短缺走向過剩的挑戰還要厲害;而高成本所帶來的產業整合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才是影響棉花消費和左右棉花價格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信息來源:紡織服裝頻道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