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緣回來的路上,涉過一條小河,又攀上一坐大山,小和尚有些累了,就要求坐下來歇歇。一同回來的老和尚就依了他,二人坐在山巔的一塊巖石上談起心來。小和尚說:“咱們僧人皈依佛門,四大皆空,講究一種虛靜。那么,我們來世上一遭,究竟為了什么?究竟還有什么屬于我們呢?”
“為了佛、為了自己的心啊。”老和尚開導小和尚說,“屬于我們的太多太多了,自
由的身心、超脫的意念,以及藍天白云、這山這水。”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臉困惑的樣子,又補充說,“當一個人四大皆空、什么都沒有時,這世間的一切就都是他的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夢游四海、思度五岳,我們還有什么不可以企及呢?”
小和尚又說:“那塵世間的人們不也擁有這些東西嗎?”
“不,”老和尚說,“有錢的人,心中只擁有錢;有宅第的人,心中只惦記宅第;有權勢的人,心中只關注權勢……他們攝取、擁有某項事物的同時,也就失去了這項事物之外的所有事物。”
這時,玉兔東升、金烏西墜,山嵐炊煙拂拂裊裊。小和尚觀望著山水云月,終于舒心地笑了。
一個人在人生抉擇和人生走向中的得失是不好評判、不好量化的。常言說“得失寸心知”,就是這么個道理。無論從事什么行業(當),只要能在日作夜寐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歡樂和精神寄托就不虛此行,就是幸福和有意義的。
(紀廣洋)
《市場報》 (2005年07月06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