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外資頻頻空降中國的中型機場。業內人士稱,隨著今年底中央政府對地方機場補貼的結束,將使大部分原本就經營不善的地方機場面臨更大生存危機,進而紛向海外尋親。而依托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未來20年中國機場業將成為眾多外資爭奪的“香餑餑”。
就在中外機場加快聯姻之時,中國本地企業卻多作壁上觀。分析師指出,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一個政策支持民營企業購買機場,加上本地企業欠缺機場管理經驗,以及動輒上億
元的投資和偏長的回報期,令他們興趣索然。
青島流亭機場的一位人士說:“我們希望引進外資,這不僅是看中他們雄厚的資金實力,更重要的是,相對于國內民營資本,國外投資者可以為機場帶來更多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四川省機場集團則表示:“機場建設所需資金是巨大的,單靠自己很難完成,需要多方投資,我們正在同來自歐洲的戰略投資者洽談。”名列全國機場第五位的成都雙流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為1,168萬人次,已逼近設計吞吐能力的1,600萬人次,眼下它正在為修建第二條跑道籌集資金,預計投資20-30億元人民幣。
有資料顯示,2004年中國90%以上的二線機場都處于虧損。這有因運力不足擴建基礎設施導致的資金周轉不靈,也有因地方政府好大喜功造成的。已引進香港機管局參股的杭州蕭山機場即屬于前者,而后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珠海機場。其規劃設施號稱全國最大最先進,然而啟用后客流量一直很差,這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機場分布密集有很大關系。
研究院商務信息部編譯
(信息來源:貿研院子站)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