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慧
反傾銷,又是反傾銷。自從1993年超越日本,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大反傾銷涉案國至今,中國遭遇反傾銷戰時,無論政府、業界還是媒體普遍關注的問題仍無本質改變,歸結起來就是兩個關鍵詞:應訴和產業升級。
每當被卷入反傾銷起訴時,政府、協會和學者總會發表言論,倡議企業積極參與應訴,因為這代表了50%的勝訴機會。但每次仍有大量的小企業擺出種種理由:我們沒錢打官司,我們的市場份額不大,我們可以發展其他產品或市場……
如果單從企業個體的發展策略來看,這當然無可非議,但置身于一個行業、一個國家中,企業應該承擔自己應負的那一份社會責任。目前反傾銷已成為我國產品擴大出口的一個重大障礙,因為一個產品的傾銷確立意味著一個行業的從此退出,關系到千千萬萬企業和就業者的切身利益。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還起到一種示范作用,以致其他國家爭相效仿,用此方法保護自身產業發展。
在西方國家,普遍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商業倫理,市場規則傾向于保護強者。當反傾銷案件發生時,如果被告缺席,一方面是對法官工作的不配合,另一方面表示其放棄了對自己利益的爭取,因此法官會選擇聽取原告的理由,對被告采取懲罰性措施。
中國企業在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已經培養了競爭意識、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卻普遍缺乏WTO意識和法律意識,在遇到國際貿易糾紛時仍持有“羞訴”觀念,對官司能避則避,這不是一種與國際觀念接軌的正確做法。對于國際貿易糾紛,只能說公平是靠斗爭換來的,以往國內成功獲得低稅率甚至推翻反傾銷起訴的案例無不說明此理。
近期頻頻引起貿易糾紛的紡織品和鞋都是價格低廉、缺乏技術含量的品種,每當中國產品在國外受到排擠時,產業升級的呼聲便會空前高漲,過后卻仍然一切如舊,周而復始,循環往復。可是有前瞻眼光的企業應該看到形勢的緊迫性,聽見耳邊敲響的警鐘。
作為強敵,發達的歐美國家在同類產品上價值常常是我們的幾倍,如美國的襯衫平均每件價值80美元,而我們只有10美元;歐洲鞋均價在20美元,而去年我國向歐盟出口鞋類產品8.1億雙,總價值22.3億美元,平均每雙價格只有2.8美元。在人力成本的競爭上,后面的追兵印度、尼日利亞、越南等國已經迎頭趕上,不少跨國公司已經將生產基地從中國向這些國家轉移。
企業應該知道,任何一個產業在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永遠是發展的黃金期。美國的紡織品在30年間就經過了一個類似于“安樂死”的過程。上世紀70年代中期,每100件襯衫中有53件是美國本土生產,隨后本地企業產量逐年下降,到21世紀初,每100件襯衫中只有3件產自美國本土,其余需要大量進口。隨著競爭優勢的逐漸下降,中國總有一天也會像歐美國家一樣面臨著其他國家低價產品的沖擊。
如果中國企業仍不思進取,不為將來的出路打算,在受到外來產業的沖擊時,便只有死路一條。眼前的危機已經在提醒我們,只有盡早進行產業升級,提升附加值,才能從惡性循環中脫身而出。
(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