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盈利能力正在下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5日 07:48 經濟參考報 | ||||||||
摘自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27日 在海外人士看來,隨著中國的公司在企業兼并方面的胃口越來越大成為每日的頭條消息,亞洲最大的這條巨龍似乎突然之間變得既富有又強大。在中海石油上周出價185億美元競購美國的加州聯合石油公司后,這一觀點變得更加不可動搖。
但深入了解中國的內部情況后就會發現,中國的情況并沒有那么樂觀。中國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相信,這類大張旗鼓的海外收購與其說是出于宣揚中國實力的需要,倒不如說是有助于應對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正在日漸下降。事實上,中國企業正是因為在國內市場的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其他經濟原因,才奔赴海外尋求收購機會的。 里昂證券(亞洲)駐香港的首席經濟學家吉姆·沃克爾說:“中國正在耗盡利潤,盈利能力的消失將導致下一次經濟低迷。”在他看來,中國企業一方面面臨著投入成本和員工工資的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它們由于害怕失去市場份額和客戶,又不愿意上調售價,這種兩頭受堵的窘境使中國企業備受煎熬。 里昂證券(亞洲)通過調查發現,今年4月有近一半的中國企業報告說投入成本正在不斷上漲,但卻只有18%的企業計劃提高售價。截至去年年底,在國內股市上市的23類企業中有14類宣布利潤下降。與此同時,制造業的產能卻在繼續迅速擴張,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已經擁有年產轎車600萬輛的能力,而中國市場的轎車年需求量只有300萬輛。 與亞洲許多城市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時的情形一樣,拜放貸方面大手大腳的國有銀行所賜,中國企業往往能夠很容易地獲得資金。 直到最近,中國國內的借貸成本還是如此低廉,以致企業沒有什么節約使用資金的內在動力,相反它們卻有強大的投機動力。 仍然缺乏有效信貸控制的國有銀行體系一直在為中國的房地產開發狂潮輸血打氣。雖然國家規定貸款規模要與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價值相適應,但通過人為虛增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價值,開發商往往可以完全依賴貸款完成房地產項目的建設,它們還可以用得到的第一筆貸款作抵押向另外一家銀行貸款。 不過,市場和行政的力量目前已結合起來以阻止過去幾年中那種超寬松的資金供應局面再繼續下去。中國央行在最近一份報告中已經對過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和低質量經濟增長所蘊含的危險發出了警告。 中國政府將如何拿捏其對經濟的管理,將對世界其他地方產生影響。如果政府的剎車力度不夠,投資過熱的局面將會繼續下去;如果剎車力度過大,國內需求將進一步下降,中國的大量產品將不得不由國際市場更多消化,而世界其他國家在吸收中國的產品方面已經不堪重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