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納悶,高爾夫球到底為什么那么好玩?為什么會把人搞得神魂顛倒?幾個奧運會冠軍的經歷也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一些頂尖的競技人物在專業以外選擇什么副業,不是憑白無故的。
印象里最先打高爾夫的是李寧,然后是李永波、蔡振華,現在水準最高的是李小雙,傳說他有一句玩笑:早知道高爾夫這么有意思,當初就不練體操了。
在所有球類項目中,高爾夫的比賽場地最大,普通也有1000畝地,而球卻最小,直徑比乒乓球還小。這是高爾夫吸引力的前提,一項運動的變化越多,越無法窮盡其極,該運動的魅力就越大,越富生命力,這方面高爾夫罕有匹敵。乒乓球和籃球的變化是有限的,網球和羽毛球只用一只球拍,而高爾夫卻要十幾根球桿,需要處理的問題之多,無可比擬。
在全部競技運動中,高爾夫的職業與業余的界限最含混不清。一個業余高手未必會輸給一位大滿貫獲得者,所以諾曼就曾經敗給過巴非特,所以一次職業比賽的成績,很可能不及一次業余賽的戰績。打出一桿進洞最多的,同樣不是職業球員,而是業余球手,伍茲在比賽中的一桿進洞大概有十來次,而美國有個60多歲的老太太也已經15次了。其它項目比如說羽毛球吧,一個發燒友閉門苦修多年,找到一個奧運冠軍過招,結果一分不得,職業就是職業,業余就是業余。高爾夫這一特點讓許多人著魔,80多桿的思念70多桿,進而又覬覦零差點甚至負差點。
從網絡上讀到一篇文章,得知在英美人看來,高爾夫還不僅僅是一項運動,還與科學、愛情、巫術等等有關。如果這類看法太神秘的話,那么《華盛頓月刊》的一篇文章表達得比較淺顯世俗,說是打高爾夫,可以在工作時間玩樂,在玩樂當中工作,可以邊喝酒邊打球,邊聊天邊賭博,對于中年男人來說比性事還爽。還有一種觀察角度出自作家約翰·厄普代克,此人的高爾夫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經常就高爾夫的奧妙發些奇談怪論,他在《精神操練》中說:官員、老板、明星平時聽到的永遠是唯唯諾諾,只有在球場上例外,他們得到的通常是殘酷的教訓。而高爾夫的滋味就在這里。
高爾夫的妙處是講不清楚的,否則,它就不好玩了。高爾夫
。≧obby/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