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藥行業目前最為關注的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藥集團)海外私募一事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記者昨日從上藥集團獲悉,目前該集團海外私募的盡職調查已經過半,審計工作也已開始。預計審計將在兩個月后結束,屆時上藥將與外方投資者商談細節的合資條件。這是目前唯一一家進行海外私募的醫藥整建制集團。
據上藥集團宣傳部部長殷勤燮透露,此次上藥預計私募20億~25億元人民幣。目前,有
四五家外資企業有意投資上藥,而上藥則只計劃引入“財務投資者”而非“戰略投資者”,并不放棄企業控制權。如果順利的話,上藥還計劃于明年年底爭取海外上市,進一步公募50億~60億元人民幣,向“打造中國醫藥航母”的目標邁進。
“私募是為了給企業創造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融資功能,并借此突破國內醫藥行業的競爭格局。”殷勤燮告訴記者。殷認為,現在政府已經不可能給醫藥行業進行財政撥款,企業為了籌措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只能將目光投向資本市場。近兩年,上藥集團組建事業部、啟動“瘦身”行動、“聚焦”主業,已在體制、機制和盈利能力上具備了吸引國際投資者的條件。為了走出國內市場“惡性、低價、同構”的低層次競爭格局,上藥集團不得不作出與其他國內企業不同的選擇———開發中高端醫藥產品。而這個選擇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上藥必須培養自身優異的融資能力。
“上藥集團從中長期來看,將走大力發展原創藥的道路。”殷勤燮透露。據悉,目前國內制藥行業的生產能力至少比市場需求過剩50%以上,而技術水平普遍不高的國內藥企只能在低端產品上大打價格戰。殷勤燮表示,“3~5年內如果走不出現有的競爭格局,包括上藥在內的大型藥企也可能一個個‘死亡’。”而上藥則希望走中高端路線,與國內企業拉開層次,形成“梯度”競爭,做“中國醫藥行業的龍頭老大”。事實上,上藥引進海外投資者也冒著很大的風險。殷勤燮表示,進行多元化、股份化改造后,上藥等于“丟掉了國有企業的通靈寶玉”,如果公募成功,投資者可買賣所持上藥股份,一旦上藥經營狀況不好,可能導致股份不斷易手、經營管理層不穩定、企業發生動蕩。先私募,并最終實現公眾化,標志著上藥下決心走市場化生存之路。
作者:早報記者 朱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