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日前對醫療價格進行了重大調整,并就此進行了聽證會。但老百姓對此并不買賬。
其焦點在于,醫院認為,CT、B超等檢查費用大幅度下調,收入肯定要“縮水”;老百姓卻質疑其明降暗升,“大檢查平時做得少,但門診、拔牙和生小孩這些經常的項目卻漲價,以后看病還不是得多掏錢?”雙方就此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人們對于此次價格調整的熱論源于“看病貴”的現實。廣州市衛生局的一項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廣州市民平均每次住院醫療費用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0332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24%,較之2002年上升了16.14%。今年一季度,廣州市民平均每次門診費用為143元,而在2002年,廣州市民平均看一次門診費只需117元,3年間平均每次門診醫療費用上升了兩成多。
廣東省此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按照“總體不變,有所下降”的原則,降低大型檢查項目和一次性醫用材料價格,提高部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和傳統中醫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在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方面,降低大型醫療設備檢查費和部分實驗室檢查費,共222項,占醫療服務項目5.6%;提高部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提高中醫及民族診療類醫療服務價格,共127項,占醫療服務項目的32%。
雖然這次調整方案總體收費水平下降1.03%,但仍引起廣大市民不滿,認為調價方案明降暗升了。但醫院卻叫苦連天。廣州一家大型公立醫院的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次價格調整,門診提價2元,意義不大,而B超、CT等大頭降幅太大,醫院收入肯定‘縮水’;更要命的是,僅因藥品不準加價15%這個決定而降低的收入將相當于1000個普通員工一年的工資。醫院認為,目前醫院一方面不準藥品加價,再加上一些服務項目價格下調,將加大醫院的生存壓力。
廣東省衛生廳的一項統計數字顯示,2003年全省醫療機構總收入388億元,總支出370.4億元,收支結余17.6億元,其中財政專項結余0.2億元,醫療虧損16.4億元(2001年至2003年,3年醫療收支年平均虧損14.3億元),藥品盈余5.8億元。
據廣東省衛生廳財務處處長陳祝生介紹,從近3年廣東省衛生系統醫院財務收支分析,普遍情況是醫療收支虧損,用藥品收支結余來彌補,再加上一定數量的財政投入,使醫院基本能維持正常運轉。醫院的發展(擴大再生產)能力非常有限,3年平均結余18.4億元(占總收入5.4%),主要用于購置醫療設施、改善就醫條件以及建設重點學科。
市民對此次價格調整的不滿也許是主管部門始料未及的。作為此次價格調整聽證代表之一的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法律顧問李瑾向記者透露,在聽證會召開前6天來共有354位市民以來電、短信、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她發表意見,其中有272位市民來電。從市民意見內容看,居然無一位市民表示同意這次的醫改聽證方案。除了投訴醫風醫德及抱怨醫療服務價格下調的總體幅度太小,看病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外,主要反映的意見是總體的收費上漲了,有“明降暗升”的嫌疑。
據稱,國外醫生的收入很高,主要是靠診金、手術收費,這是體現他們多年苦學勤練的價值,也是承擔高風險的回報。很明顯,按照目前經濟的水平和百姓的承受能力,醫院要完全像國外一樣靠收取高昂的診金、手術費用,來填補降低藥價的空缺,顯然是不現實的。那么,就得靠政府加大財政補貼了?墒恰艾F在政府對醫療事業的投入太少了!”廣州一家綜合性三甲醫院的有關負責人透露,該院去年營業額約為3億元,而政府給的用于購買醫療設備等方面的錢才1000萬元。而目前藥價又降了,以藥養醫的空間有限了,而財政能拿出這么多錢來補給醫院嗎?
所以,有專家指出,要破解看病貴問題,根本解決之道還在于整體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特別是如何完善直接與患者接觸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這樣做,不僅是要避免導致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而且又要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并保證有足夠的財力引進先進設備、人才以提高服務質量,否則最終吃虧的還是患者。
作者::陳冀
。▉碓矗航洕鷧⒖紙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