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啟功先生和北師大校訓
不管是誰所擬,只要成為“一校之訓”,它就成為一校之品牌和標志。自從“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八個字成為北師大校訓之后,它就成為北師大的學校行為和辦學特色。但
不可否認的是,校訓經誰所擬,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校訓水平的高低和警策的水準。北師大的校訓之所以能受到國家領導人和教育界的普遍好評,啟功先生所擬之功不可沒。
起初,學校曾邀請校內很多專家學者共提方案,啟功先生自己也擬出不同訓詞,如最初為“師垂典則,范示群倫”,但一來稍嫌艱深,二來稍感平板,過于靜態訓釋,故最后敲定“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八字,這顯然比原來更平易通暢,也更深刻含蘊。它不但緊扣“師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學與行,理論與實踐,作學問與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師等之間的辯證關系。大師終究是大師,僅八個字就生動地、帶有詩意地道出師范院校辦學的深刻理念,使這一校訓亦具備了大師級的品格氣度和人文精神。所以此訓一出,全校師生莫不首肯心應,欣然奉命,并敦請啟先生賜墨勒碑。
先生亦欣然奉命,但曰“校訓之撰,當屬學校。校訓碑正面右首當署‘北京師范大學校訓’,落款逕書‘啟功敬書’。”一個“敬”字足以說明,在校訓面前,他只把自己當成學校的普通一員。之后學校有關部門又多次請先生闡釋他所題校訓的意義,先生每次都以“學習校訓,理解如此”的口吻來寫,從不把校訓當成自己的創造而專有,其高風亮節真令人感佩。
啟功先生對校訓的兩次闡釋都很簡單,第一次只寫了兩句話“所學足為后輩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范。”第二次也只寫了幾百字的短文,提出了一些所學與所行應達到的具體要求。
啟功先生雖沒長篇大論地著文論述這八個字的深廣含義,卻在相關的詩中有所發揮。茲舉幾例略加說明。
先看2002年的一首詩。那年四川校友為紀念母校100年校慶,捐贈校訓銅碑一座,為此校友萬光治先生曾撰駢文一篇,準備書于碑陰。起草后請啟功先生改正,先生一方面贊美萬先生文辭之美,一方面又惜其文字較多,難于醒目,便親自操觚,代題一詩,詩曰:
學府英名,祖國殊榮。群倫領袖,教育高風。周一百歲,學術崢嶸。千秋萬世,木鐸長鳴。
此詩不但仍圍繞著學——“學術崢嶸”與行——“群倫領袖”而展開,而且結合北師大百年光榮傳統與輝煌成就加以贊美,希望北師大人能不辜負這一傳統而再接再厲,把北師大的校訓放在特殊的百年校史的環境中做了深刻的闡釋。
再看1980年寫的《共勉》一首致新同學:
學高人之師,身正人之范。顧我百無成,但患人之患。二十課蒙童,三十逢抗戰。四十得解放,天地重旋轉。院校調整初,登此新壇坫。也曾編講義,也曾評試卷。誰知心目中,懵然無卓見。職銜逐步加,名氣徒叨濫。粉碎“四人幫”,日月當頭換。政策解倒懸,科學歸實踐。長征踏新途,四化爭貢獻。自問我何能然增愧汗。寄語入學人,寸陰應系念。三育德智體,莫作等閑看。學位與學分,豈為撐門面。祖國當中興,我輩肩有擔。
此詩開宗明義的兩句話,可以視為后來校訓的最初表達,只不過后來的“行為世范”的“行”字,比“身正”二字的概念更加廣泛,因為“身正”更側重個人的修養,而“行”則包含了更多的社會責任。而兩個“為”字的提出,更改變了原來“學高——人之師,身正——人之范”的靜態表述,更強調了實踐過程的重要性。不但如此,這首詩還能說明啟功先生為什么能提出如此精辟的校訓——在于他有豐富的教學經歷。先生從1933年即進入教育界工作,先教過一年多的中學,后一直任職于大學。先生有很多耀眼的頭銜,但他自己總說,那些都是他的副業,他的主業是教師。他太熟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應具備的素質是什么,他太深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所應肩負的責任是什么,所以才能駕輕就熟、高屋建瓴地提出這樣精辟的校訓。(趙仁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