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的國家4A級旅游景點包公祠,從2003年8月開始進行了一場經營者控股模式的改制,這是開封市也是河南省第一家采用經營者控股、職工參股模式的改制景區,在全省的景區改制中有著典型的示范意義。一年過后,企業宣布改制完成。但部分職工卻開始到省市信訪、國資等部門不斷上訪,反映企業改制造成國有資產大幅流失,侵犯職工利益,并對經營者持大股的改制模式提出質疑。而另一方面,企業負責人也叫苦不迭,認為是在嚴格按照地方政府制定的國企改制相關政策行事。
記者采訪了解到,包公祠改制依據的國有資產出售可以大幅優惠折扣、鼓勵管理層控股等地方政策,在當前不少地方的中小國有企業改制中普遍存在,而改制后資產大幅縮水、管理者低價收購變成所有者的結果,也往往是職工意見強烈的焦點。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國有資產“政策性流失”現象亟待規范。
上千萬凈資產四折出售
包公祠是開封市旅游局的直屬企業,是一個以經營包公文化為主題的人文景點。這個不到60人的企業,2002年贏利達500多萬元。2003年遭遇“非典”時,贏利也超過300萬元。但包公祠最后卻以395萬元的價格被買斷,而改制前的資產評估報告顯示,企業凈資產仍高達1100多萬元。一家效益可觀的企業,上千萬凈資產為何不到400萬賤賣?職工們反映說,按照包公祠改制方案,企業有總資產6800多萬元,其中凈資產2673萬元,扣除職工身份轉換金、離退休職工安置費、內退職工生活費、無形資產等后,仍剩余凈資產1130萬元。但改制方案中規定,先“獎勵”凈資產的30%約340萬元給“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有功人員”,再優惠50%約395萬元,最后包公祠只以395萬元出售,凈資產縮水了一大半。
包公祠管理處主任劉成義介紹說,改制方案中的優惠政策,是按照開封市政府制定的國有企業改制優惠政策來的,并且改制方案經過市里的批準,不是個人行為,也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按照開封市2002年出臺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明確“企業改制時,經職代會同意,可按凈資產的10%至30%折成股份,按貢獻大小配售給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有功人員”;同時還規定,“對一次性付款買斷國有產權的,可實行50%的優惠”。
管理層收購3/4資產
包公祠宣布改制后的新企業名為開封包公祠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新公司總股本為395萬股,全部是自然人股東,原來的三位正副主任控股近75%,成為名符其實的經營者持大股。但這一結果讓許多職工不滿。許多職工說,先是低價賣了包公祠,然后三位主任又控股近3/4,優惠政策等于大部分優惠給了三位主任。上千萬資產的一個好企業,轉眼間被負責人低價收購成了個人公司,職工們不能接受這一結果。
為了抵制這一改革,10多名職工均拒絕入股。一些職工說,包公祠多年來累計有盈余1000多萬元,改制前投資到了另一個景點“開封府”中,并占這家企業40%的股權,但現在企業一改制,這部分投資收益大部分又成了三位主任的了。另一方面,企業改制時每個職工包括中層最多只讓入股5萬元,少的1萬元,多了不讓入、不入也不行,又不進入產權市場公開交易,是典型的自賣自買。
劉成義主任說,改制方案中規定,經營管理層持股要達到51%,這是依據政府文件來的。記者在這份2003年9月開封市出臺的《關于加快盤活國有企業存量資產的若干意見》文件中看到,“對于企業內部職工出資買斷企業資產進行改制的,鼓勵經營者持大股,企業改制后,企業核心層特別是主要經營者出資持有企業的股份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經營管理層持股原則上達到51%以上。”他說,對于沒入股的部分職工,自己可以退出部分股份讓他們入股。
一些小股東告訴記者,企業改制是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管理更加透明、科學,但現在這個結果,他們名為股東,實際上對企業發展、經營管理的監督權力還不如不改的時候。在新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選舉投票時,一股算一票,但三位主任的票加起來就有200多票,比其它所有股東的票加起來還多一倍,等于是三位主任說什么就是什么,選舉完后,職工噓聲一片。
小股東成了打工者
國企改制,職工們往往是都贊成改制,但卻都對改制結果不滿,而原因是改制中職工的知情權、表決權、自身權益的保障等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包公祠的職工們不但對結果不滿,更對前途充滿擔心。許多職工對改制方案有意見,但這個方案卻又是大多數職工簽字通過的,為什么會這樣呢?職工們反映說,當時開會討論的時候,領導把方案部分內容念完后,便問大家:“有沒有不同意的?”然后把職工一個個叫到辦公室里簽字,這種搞法誰敢不簽,結果大多數職工簽了字,改制方案就這么通過了。
改制方案中,原本就缺乏職工安置方案的細節,迄今也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到了今年4月份,公司要求職工簽訂每2年一次的勞動合同,或者是內退合同,10天內不簽就視為自動離職。而按相關規定,大部分職工可以簽訂長期合同,職工對此意見強烈。劉成義主任告訴記者,不會因為改制下崗一個職工,一分錢工資也不會少。但見不到安置方案,職工們始終不放心,他們強烈要求對這次改制進行糾正或者重新改制。
在包公祠內的一些商品銷售店內,記者看到玻璃柜內的商品上積了一層灰。銷售員說:“現在人心都散了,誰還有心收拾。”她說,自己也是個小股東,但對現在的改制結果很不滿意,現在股東證沒見、利潤分配方法也不知道,說是股東,但全部小股東的力量加一起也不頂事。
河南省財經學院史璞教授分析認為,這種國有資產“政策性流失”現象在不少地方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加快國有企業改制,出臺一系列獎勵優惠政策,這種做法往往形成并且鼓勵了一些賤賣國有資產的現象,應當引起充分重視。國企改制不能一刀切,不能急于求成,折扣政策應當一廠一策,明細條件,產權出讓也應公開透明地進入產權交易市場,提高規范化程度。
記者了解到,包公祠改制出現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開封市國資委的一位負責人說,包公祠改制搭上了政府改制政策不規范的末班車,總體比較粗糙,職工安置方案過于簡單。(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