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 社科院金融所所長李揚昨日在出席"首屆中國債券市場論壇"時表示,央行近期推出的發展短期融資券的舉措值得肯定,但長期直接融資問題的解決依舊要靠發展資本市場來解決,而且發展資本市場并不可能單兵推進。
李揚同時表示,銀行間接融資為主所引發的貨幣錯配弊端是導致目前維持固定匯率的重要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五個方面入手。
短期融資券值得肯定
李揚認為,減少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根本措施是進行金融結構調整,主要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是利率市場化、匯率體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全面開放的前提。而金融結構調整的金融創新是要發展各類債券市場,具體的過程就是"脫媒",也就是所謂的資金"體外循環"。
李揚肯定了最近央行推出的發展短期融資券的舉措。他認為,短期融資券無論在負債方面替代存款還是在資產方面替代短期貸款都是一個合適的產品,無論是對企業還是對居民來說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其還有助于理順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
長期融資仍須靠市場發展
他同時也強調,短期融資券的推出解決了短期的直接融資問題,而長期的直接融資問題依舊需要依靠股票市場、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因此需要大力、全面和持續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
李揚說,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金融市場的發展有著不可逆轉的順序,先私募、其次公募,再發行公司債,最后發行融資類票據,因此發展資本市場不可能單兵推進。此外,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不斷完善、相應法律法規跟進調整以及以誠信為核心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等三個方面也不可或缺。他覺得下一步債券市場發展的重點將是國債市場、公司債市場、金融機構債券、短期融資券市場、抵押貸款債券市場和市政債券等等。
貨幣錯配弊端亟須解決
李揚認為,貨幣錯配是銀行間接融資為主金融體系的弊端之一。
他介紹說,所謂貨幣錯配是經濟行為主體(大到政府,小到家庭和企業)在其進行國際經濟交往時,由于其資產和負債、收入和支出采用不同的貨幣來計值,因而在貨幣匯率變化的時候,就會受到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地區是貨幣錯配極為嚴重的地區。
他認為,由于中國債券市場不發達,國內過剩的儲蓄就只好去購買外幣債券等等,導致有很大部分的資產和負債以外幣計值,因此,任何匯率的變動都會給相應的資產和負債、收入和支出帶來風險,由于這種貨幣錯配現象,本幣升值就減少資產,而貶值又增加負債,處于一個兩難的境地,因而對匯率的變動和風險發生懼怕心里,覺得匯率不動比動好,所以維持固定匯率的制度。
發展國內債市留住儲蓄
對于貨幣錯配的問題,李揚認為,解決的對策在于五個方面。
具體而言,這些措施包括:匯率制度要實行有控制的浮動匯率制度;貨幣政策目標要轉到以抑制通脹為目標;在監管上要對各個層次上的貨幣錯配進行監督;要大力發展本幣計值的債券市場以把儲蓄留在國內;必須大量持有外匯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