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最新調查顯示,受到產業結構轉變的影響,過去逾30%廠商全面調薪的榮景不再,目前島內全面調升薪資的廠商比率已降至10%以下,而且逾半廠商的調薪幅度都在3%以下,以今年第一季而言,廠商的經常性薪資增幅平均僅0.72%。
就在10年前,島內非農業部門的廠商不但調薪幅度高,而且全面調薪(每個受雇者薪資皆調高)的廠商比率也近60%,至1998年雖面臨亞洲金融風暴沖擊,仍有50.9%的廠商全
面調薪,至2000年時這個比率仍逾30%。隨著產業結構大幅變化,臺灣廠商2001年開始加速外移,全面調薪的廠商比率急劇降至9.2%,至2003年景氣雖有好轉,但是全面調薪的廠商比率仍僅9.6%,始終難以超過10%。臺塑勞方促加薪7%備受島內各大集團企業關注的臺塑集團年度調薪案,勞資雙方22日首度協商,也拉開傳統產業7月加薪潮序幕。產業界人士表示,7月加薪潮碰到勞退新制實施,產業界的調薪幅度應比去年低。臺塑相關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楊鴻明表示,今年第一季集團總收入達2146億元(新臺幣,下同),比去年成長28%,工會決議將向資方提出今年7%的調薪幅度。臺塑主管卻認為,大陸宏觀調控效應將影響臺塑四寶第二季獲利表現,今年度加薪幅度恐不如去年。在勞資雙方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協商過程不如去年順利,攻防戰將加劇。石化業去年普遍大賺其利,不過也造成勞方今年普遍要求加薪聲浪。包括臺灣氯乙烯、東聯等南部石化廠產業工會計劃向公司提出3%至4%不等的調薪要求,其中臺氯工會因不滿公司大幅調降輪班津貼標準,本周五將先與公司協調,希望能爭取至少維持原來的津貼標準。位于林園石化工業區的東聯化學公司,該工會將于本月底前向公司提出4%的調薪要求,該幅度與去年調幅一樣,平均每人約可增加薪水1600元。臺灣氯乙烯公司產業工會指出,該工會擬于近期內向公司爭取3%以上的調薪幅度。鋼鐵業傾向不調鋼鐵業最近市況突告走軟,已使多家鋼鐵廠商的年度調薪計劃轉趨保守,高興昌集團、春雨集團已傾向不調薪,義聯集團旗下燁聯、燁輝及燁興則還在評估中,迄今尚未提出調薪計劃。高興昌董事長呂泰榮表示,鋼鐵后市景氣須視庫存品調節狀況而定,目前還很難預測后市情況,多少會影響該公司獲利情形,因此,該公司迄今還未談及年度調薪事宜,傾向不調。春雨總經理李明晃表示,因該公司轉型得宜,目前大部分的外銷螺絲產品皆屬于高級品,且多用在汽車市場上。他認為,雖然最近國際鋼鐵景氣走軟,但對該公司的沖擊有限,不過該公司的年度調薪傾向不調。臺灣松下、歌林、山葉等廠商為激勵員工,也將展開年度加薪動作,但在今年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下,今年度調薪幅度均將低于去年水準。
“老板不走人就偷笑了”
薪資與景氣原本應該是自動調整器的兩項正因子,在目前的臺灣,卻已淪為彼此牽制的逆向要素。經濟學者認為,薪資水準普遍沒變動,不是單純來自景氣的問題,而是景氣、政策干預、組織生態、勞退新制,甚至貧富差距等復雜因素導致的現象。臺灣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金鼎講座教授李誠指出,現階段的經濟是有復蘇,但多是有錢人在賺大錢,消費行為多數集中在高檔房產、珠寶、國外旅游等。另外則是出口創造,那卻多是在大陸生產,兩者均無助于臺灣內需量的增加!皟刃璧耐,就業才會跟上來”,他說,一旦就業機會呈現熱絡,人才的價值將水漲船高,薪資水準也才會上升,反之,什么都沒有了。李誠分析,有人以“失業率正逐年降低”來強調島內就業市場的復蘇,其實,此一現象是當局以擴大公共就業服務等政策造成的人為扭曲現象,“這是強壓下來的假象”,無法正常反應。臺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吳再益亦認為,當局政策是薪資水平動不了的最大因素。吳再益說,企業界如今焦頭爛額,6%勞退基金的提撥金遠超過多數企業的傳統獲益比,企業人事成本必然增加,中南部廠商如今已改為以周薪、日薪計算,就是因為負擔不了未來新制的營運成本。吳再益認為,臺灣的經濟景氣并沒有跟上國際的復蘇腳步,加上新臺幣前一陣子的猛力升值,廠商的獲利一寸寸地融化掉,又能如何為員工增加薪資福利呢?董事長自己不要走人,員工就偷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