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歲末,一組數字記錄著綏芬河一年里不平凡的發展:財政收入實現3.6億元,比去年純增一個多億;外貿額達到25億美元,比去年增長5億美元;簽訂招商引資合同30億元,到位資金10億元。繼香港世茂集團之后,北海、上實、大唐、振海等一批重量級企業集團接踵而來,綏芬河人氣高漲。
天時、地利、人和。綏芬河成為新一輪對俄經貿戰略升級的領跑者。
想過去沒想過的招,干過去沒干過的事。綏芬河要實現裂變式發展,從改變、提升綏芬河人開始。
綏芬河是黑龍江先富起來的地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邊貿紅火之時,許多綏芬河人就是在以物易物的中俄民貿中淘得第一桶金。十幾年中,綏芬河在全省擁有諸多第一:對俄貿易額、過貨量、人均收入、居民人均儲蓄存款、人均擁有小汽車數量等,這些優勢曾令綏芬河人無比驕傲。
2003年,綏芬河新一屆市委班子上任之時提出:機遇只有一次。要裂變式發展,就要跳出綏芬河,在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經濟一體化中重新定位。然而當時,面對新一屆市委提出“五年再造一個綏芬河”的發展目標時,許多人的目光中還缺少一份激情。市委統一思想,從改變、提升綏芬河人開始,轉變觀念,使其盡快從“自我陶醉”中清醒。
進入2003年冬季,以解放思想為核心的“準備之冬”,不僅讓綏芬河的干部群眾精神為之一振,更讓他們開闊了視野,喚起了危機意識。全市篩選出30個大項目,落實責任,進行前期準備。在領導干部中推行“三維分工”,三分之一時間跑俄羅斯,三分之一時間跑發達地區,三分之一時間處理日常工作。市委書記徐廣國說,就是要在領導方式和方法上轉變,盡快進入狀態。在市委營造的大發展的氛圍中,綏芬河人的節奏快了,眼光開闊了,目標更遠了。
綏芬河又適時提出,打造“北方深圳”,想過去沒想過的招,干過去沒干過的事。
中俄“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從提出、申報、批復,到啟動經過了整整十年。十年間,人們早已習慣了對其互市貿易區的稱謂。香港世茂集團的加入,使其在去年正式啟動,并重新定位:集貿易、物流、加工、商務、會展、休閑娛樂及旅游等多項功能于一身,逐步向自由貿易區過渡。基于這樣的考慮,同時也尊重俄語的原意,綏芬河市提出,將綏波互市貿易區改稱綏波貿易綜合體。然而,這稱謂一提出就不斷有人質疑,有不習慣的,更多的人擔心與上面的精神不符。市委市政府很快統一了思想,看準了的就堅持下去。最近,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互市貿易區要向自由貿易區轉變,綏芬河領先了一步。
2003年12月,綏芬河投入500萬元,劃出19個職位,面向全國公開選拔人才。在全國近200名報考者中,確定39人進入考核階段。綏芬河市委表示,這是一個信號,綏芬河要大力吸引人才,不斷改善、改變人口結構和素質。
戰略、戰略投資者、戰略升級,綏芬河提出了發展上的三段論,實際上是發展模式上的一次理性飛躍。
香港世茂集團的引入,無疑是綏芬河新一輪發展的里程碑。世茂集團以綏波貿易綜合體為載體,投資100億元參與綏芬河開發。而此后世茂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所產生的聯動效應,是許多綏芬河人始料不及的。世茂集團投資到位后,綏芬河的人氣指數迅速攀升。一些香港商界頂尖級企業老總親自上門。上實集團董事長蔡來興、北海集團董事局主席徐展堂今年先后來綏芬河考察資源和市場,并在“黑龍江——香港活動周”上分別簽署了合作意向。
2004年11月30日,香港北海集團企業家代表拜訪綏芬河市領導,在綏芬河市老城區改造、做大建材市場和發展精品旅游方面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許多港商已迫不及待要來綏芬河滑雪、到俄羅斯狩獵。2004年12月8日,上海實業集團常務副總裁瞿定率領計財、開發研究、投資管理、風險資產等部門的資深顧問、專家學者、項目經理及成員企業負責人一行15人抵達綏芬河再度考察,專家組成員正式進駐綏芬河,牽頭并參與綏芬河市的城市總體規劃和戰略研究,不斷提升綏芬河的整體實力。
與世界一流企業接軌的發展模式,使綏芬河如虎添翼。發展模式的創新也使綏芬河在工作方式上形成一套全新的打法。招商引資主動出擊、充分準備、有效跟進。一流的俄語翻譯,友好的俄羅斯伙伴,讓投資者賓至如歸;對市場、商機、自身發展潛質的專業化分析令許多大企業家折服;轟炸式招商,保姆式服務,全市上下用真誠和實干營造的良好氛圍,彌補了氣候、路途、觀念等方面的不足。綏芬河人相信細節決定成敗,在招商上肯花細功夫。為參加省港活動周,他們做了精心的準備,僅投資指南手冊、光盤就裝滿了半車廂,還有土特產、俄羅斯油畫。在香港,晝夜兼程,緊盯不放,對接洽談。
人們驚喜地看到,綏芬河正站在新的起點上迅跑,邊陲小鎮正邁向現代化國際商貿旅游名城。
一個突破,三個轉型,為綏芬河市的戰略升級打上了鮮明的印記,綏芬河沒有出海口,卻可以通向太平洋。
面對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對俄經貿合作戰略升級的歷史機遇,綏芬河加快步伐,全面創新。實現一個突破,三個轉型。一個突破,就是綏波貿易綜合體。以此為載體,推動黑龍江省與濱海邊區、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提檔升級,向投資合作、區域合作和更大范圍合作突破。在中俄兩國漫長的邊境線上,現在唯一雙方互動的,能夠同時發展,粗具規模的,就是綏波貿易綜合體。今年10月,省委書記宋法棠一行到綏芬河考察,有幸成為了不持護照,持簡易證件到俄境內的第一批客人。
三個轉型,一是由過去的單純的經貿合作向投資合作轉變。今年6月份,綏芬河與俄格城簽訂協議,建設格城工業園區,這是中俄兩國從以貿易合作為主向投資合作延伸的重點項目,旨在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制造基地。
二是由單一的對俄經貿,向東北亞方向轉移,輻射整個太平洋沿海。2003年綏芬河19.1億美元外貿額中,有7000萬美元來自第三國,而到2004年年底,可以達到3億美元左右。目前綏芬河企業已同161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開展進出口貿易。
三是由國境商都向現代化的國際商貿旅游名城轉變,推動旅游、經貿全面升級。綏芬河市財政收入的增長中,80%%來自外經貿,而木材在其中占據著絕對優勢。目前,初步形成規模的木材加工區達到4個,到明年原木加工能力將達到300萬立方米,占進口原木的一半。與此同時,附加值含量高的機電產品及高科技商品的出口迅速增長,2004年前十月,機電產品出口10978萬美元,同比增長142.88%;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134萬美元,同比增長28.28%。
今年綏芬河市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出境不出口。就是要把東北三省甚至更廣的范圍內出海口選在俄羅斯,通過這個途徑作用的發揮,來帶動進出口總量的提升。這就是要打開俄羅斯納霍德卡東方港陸海聯運的出海口,這不僅可以緩解運輸壓力,而且節約成本。“哈爾濱——綏芬河——俄羅斯納霍德卡東方港”這條國際陸海聯運通道開通于1996年,可到現在一共過貨僅103萬噸左右。如今,綏芬河市與海關協商,目前僅簽訂的今年一年的合同就達120萬噸。
(信息來源:黑龍江綏芬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信息來源:黑龍江地方商務之窗子站)
文章類型:
|